位置: 首页> 我省做法

信阳市:建设小规模及寄宿制学校 优化农村学校布局

2018-06-04 15:56     来源:信阳市平桥区教育体育局    
  近年来,我区强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及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不仅逐步解决了农村子女上学难、上好学难的问题,而且有效破解了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现已成为平桥教育的一张“名片”,被副省长徐济超同志称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河南样本”。乡村小规模学校在互联网+教育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促进了均衡发展,缓解了农村小学专业师资不足。
 
  一、精准决策,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
 
  多年以来,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我区农村小学建设滞后,有的校舍甚至年久失修。全区近4万名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生活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区委、区政府深入调研,科学决策。在2014年初向全区人民庄严承诺:“从2014年起,每年由区财政至少投入1000万元,建设或改造3-5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计划用3-5年时间在全区各乡镇建设至少一所寄宿制小学,解决农村留守子女和偏远乡镇儿童的教育及生活问题。”区委、区政府还把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作为每年全区的“一号民生工程”和“十件实事”之一来抓,区人大也将此工作列入全区的1号议案予以督办,区督察局每月向全区通报工程进展情况,教体局也建立微信工作群,具体指导、督查工程建设情况。在2017年初召开的全区三级干部会议上,区委区政府再次向全区发出动员令,继续建设3所寄宿制小学,再掀寄宿制小学新高潮。我区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做法得到了全区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给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生活创造了便利条件。
 
  二、编制规划,遵循“全寄宿”标准建设

  为了留守儿童尽早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全区各乡镇积极争取,纷纷要求在各自乡镇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于是,我区在农村寄宿制小学选址实行乡镇申报方案、专家论证评审、教体局提出意见、区政府研究决定的程序。实际操作中坚持“四个优先”既乡镇党委决心大的优先;能保证征地的优先;中心集镇和村人口集中的优先;有危改项目计划的优先。四年来,我区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一批农村寄宿小学,全区有寄宿制小学的乡镇达到12个。这些学校的改扩建从规划到实施,始终遵循“全寄宿”的标准,充分考虑寄宿制学校特点和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需要,充分参考学校的建设标准,教学楼、学生食堂宿舍、运动场、少年宫及教师周转房等一应俱全。在这里,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学得入心、生活开心、家长放心、教师安心。今年,我区又根据省、市安排部署,编制了《平桥区“十三五”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发展规划》,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农村子女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确保今后我区寄宿制小学建设可持续性。
 
  如今,富有浓郁的平桥乡土特色的寄宿制小学,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学生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学生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也为外出务工的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深受广大群众的称赞和欢迎。
 
  我区通过建设寄宿学校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不仅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也吸引社会各界关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调研组先后多次深入我区调研指导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均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教育报》以《学校是我家留守不孤单》为题,深入介绍了我区在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教育时报》以《寄宿制学校的河南样本》、《我们向新集小学学习了什么》为题,整版介绍了我区在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取得的先进经验。《东方今报》以《留守子女的24小时》为题用3个版面,详细介绍了新集小学和洋河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校学习生活的24小时。这些大篇幅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为社会关心留守儿童、关心农村教育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是加强师资管理,配齐配强寄宿制学校教师。从2014年以来,我区就着力加强了寄宿制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每年核定编制,为这些学校定向招聘一批专业教师,并在评先表优等方面予以倾斜,寄宿制小学校长与乡镇中心小学同级,每年由教体局进行考核。二是加强校园督导,提高办学效益。我区将已建成的寄宿制小学纳入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对校园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校园安全、校风校貌进行随访督导,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确保全区寄宿制学校建的好、管的好、质量高,让广大农村留守儿童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三是开展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校快乐学习和生活。我区通过建设留守儿童俱乐部、乡村少年宫、设立阳光心理咨询室和网上视频热线等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让寄宿在校的孩子在“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让这些活动场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交流的平台,娱乐的场所,健身的阵地”。同时,还积极与首都营养保健学会合作,在各寄宿制小学率先开展食育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系统地学习了营养健康知识,培养了孩子们正确的饮食习惯。在2016年中国食育高峰论坛上,我区作为食育工作先进代表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四、贴心关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生活教师队伍
 
  为了提升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我区着力加强生活教师队伍建设。2014年选派了120名生活教师,到河南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化、职业化培训,进一步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管理技能。2015年,我区把明港镇新集寄宿小学打造成全区寄宿制小学生活教师培训与实践基地。2016年,我们在河师大专家团队指导下,结合我区实际编写出版了全国首部《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教师指导手册》,作为生活教师工作指南。目前,我们已举行了8期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教师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培训,我区现有100多名生活教师取得了心理咨询资格,80余名生活教师取得初级营养师和中级营养师资格证书,一个专业化、职业化、负责任的生活教师团队业已形成,他们在各自的寄宿制小学里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周到服务,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爸爸老师”或“妈妈老师”。
 
  五、互联网+教育,缓解乡村小规模学校专业师资不足
 
  在当前乡村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没有专业的教师,即使招聘来了也不愿意下去,导致乡村学校只有语文数学课,孩子们对于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或者是导致一部分热爱美术、音乐的孩子也因为成绩而丧失了最佳学习机会或者是自信心。平桥区乡村小规模学校开展沪江网络直播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可以把上海或者是其他地方优秀的老师“新进来”,开设的课程有美术、科学、艺术等课程,乡村小规模学校只需要助教即可,填补了乡村学校的空白。
 
  我区虽然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但我们仍需进一步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继续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学校布局,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信阳市平桥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