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新安县:科学规划 多方联动 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2018-05-30 14:46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为更好地解决农村教育规模小、条件差、师资弱,城镇区学校学位不足等问题,洛阳市新安县进一步优化中小学布局,扩充城镇教育资源,并着力在乡村小规模学校质量提升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上做文章,有力推进了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高起点规划,科学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新安县坚持把调整优化学校布局与城镇化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质量提升及教育精准扶贫相结合,统筹部署,合理规划,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教育质量较高、办学效益明显的基础教育体系。经过对全县中心城区及各乡镇未来教育需求的调研,新安县对学校布局规划做了调整,制定了《新安县“十三五”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根据规划,全县寄宿制小学需改扩建4所,新建11所;新建寄宿制初中3所,共需资金3.14亿元。到“十三五”末,全县现有117所小学将整合为55所。
 
  二、高标准要求,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为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新安县委、县政府将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列入惠民实事,纳入全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县委书记担任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多次组织召开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及相关委局一把手专题会议,明确提出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上,各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县委督查室通过日汇报、周通报、月公示、季考核的方式及时通报、考核,定期组织召开工作现场会,加强各乡镇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各乡镇积极调研,制定方案,深入基层,宣传发动,加大投资,改善条件;各行政村通过召开干部会、群众会、家长会大力宣传,并发放调查问卷,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干群需求;包村干部走村串户,逐户解决问题,赢得了家长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高质量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新安县高度重视,一是优先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制定《新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新安县中小学幼儿园专项规划(2015-2030)》,为新建和改扩建学校预留建设用地,做到规划到位、位置不变、面积不减,依法依规保障中小学教育用地。二是优先保障资金供给。县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投资的重点,不断加大全县城乡中小学基本建设投入。统筹整合“全面改薄”项目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资金,优先调整用于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6年至2017年,县、乡财政投资1.6亿元,规划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8所,目前已建成3所,主体完工3所,2所正在建设。三是严格按标准规划建设,确保工程质量。新安县寄宿制学校建设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科学规划、精准预算、标准建设,充分满足寄宿生食宿需求。先后制定了《中小学校舍建设管理办法》《“全面改薄”项目管理制度》及《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管理制度,各项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程序,依据项目工程管理要求组织实施。坚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工程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并设立永久性工程标识牌,明确各自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强化学校内部装备。2017年投资7500万元对36所学校进行了提升改造,新购置课桌椅8200套、图书10万册。2015年至2017年先后投资6000余万元,安装电子白板和多媒体一体机2435块,更新网络教室装备计算机4122台。投资700余万元为24所学校建设了多媒体录播教室,对全县的教育信息化设备进行配备和完善,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
 
  四、高水平管理,持续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水平
 
  新安县不断强化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水平。一是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建立师资流动机制,开展薄弱学科走教、城区骨干教师支教、名师交流等工作。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和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可享受最低293元、最高675元不等的各类乡村补贴。投资3500余万元用于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确保农村教师留得住、安住心、教得好。完善编制岗位核定,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部分偏远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实施教师定向招聘,对提出流动到县城学校的教师规定须在乡镇学校任教8年以上。同时,整合各教学点师资力量,让年轻教师充实一线,技能课教师回归本位,年龄大的教师转为生活辅导教师,使农村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二是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学生寄宿环境。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投资改造校舍,完善设施,正村镇、南李村镇、青要山镇等免费为小学寄宿生购置被褥、餐具及洗漱用品,并调配生活辅导教师,专职照顾小学生饮食起居;北冶镇政府投资为全镇新增寄宿制学校教室、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三是开展养成教育,丰富校园生活。各学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自理能力。针对小学生依赖性强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适应寄宿制生活。引导寄宿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培养其个性特长。四是借助各方力量,减轻家长负担。新安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寄宿生实施营养餐改善计划,每年投资580万元为农村1.49万寄宿生每天发放一袋学生饮用奶,提高寄宿生生活水平;利用“一补”资金对来自偏远教学点的寄宿生给予资助;新安县北冶镇、洛新产业集聚区等纷纷出台政策,对到镇区学校的寄宿生每人每月补助生活费100元;仓头镇政府租用专车在每周一上午、周五下午接送学生。五是开展结对帮扶,促使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区优质学校的人才优势、管理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实行县直学校对口帮扶乡镇制度,促进县直学校与乡村小规模学校之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管理共享、成果共享,县直学校与31个乡村小规模学校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坚持定期送教下乡,从学校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乡村小规模学校以帮助,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使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品质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