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教育有“大动作” 全力打造河南的高端智库
发布日期: 2018-02-09 09:47 来源: 大河网

关键词:学前教育
举措: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左右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子女的学前教育上,不但要有幼儿园可上,更要解决好“上得起”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入园贵”问题,将引导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将公办园生均拨款、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补助等落实落细。
通过强化政府主导,扩大普惠资源,提高普及水平,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左右。提升保教质量,开展“小学化”专项治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义务教育
举措:确保年底完成“全面改薄”各项任务
在义务教育领域,将呈请省政府出台《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意见》,落实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四统一”,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认真落实我省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大班比例明显下降。
2018年是“全面改薄”五年规划的收官之年,将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年底完成“全面改薄”各项任务,所有学校都达到“20条底线”要求。通过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关键词:高中教育
举措:力争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8%
将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作为抓手,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力争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8%。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创建活动,办好综合高中班,推进普职融通。
此外,从2018年秋季高一年级起将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推行选课走班,丰富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关键词:特殊教育
举措:保障好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
针对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不高问题,以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抓手,坚持以普通学校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保障好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力争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继续坚持“两为主”、“四统一”原则,简化入学程序,确保接受义务教育“应入尽入”。加强留守儿童安全、心理等专题教育,会同民政、公安、妇联等部门开展关爱保护专项行动。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举措:推动300所品牌示范院校培育特色
作为“职业教育”发展大省,将扎实推进职教攻坚二期工程,深入实施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信息化建设,推动300所品牌示范院校培育特色、塑造品牌。
同时,充分发挥25个行业指导委员会作用,努力形成产教协同发展、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举办首届河南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峰会,力争推动签订一批重大示范项目。继续开展中德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实验,持续实施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国外进修计划。
关键词:高等教育
举措:推进“双一流”发展 建设高端智库
在高等教育方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要切实落实“双一流”建设主体责任,完善运行机制,加强绩效评价,加快向一流大学迈进,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
其他高校要立足实际,准确定位,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争创一流。积极探索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深入实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计划。建设一批河南亟需、特色鲜明的高端智库,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招生改革
举措: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朱清孟表示,针对河南省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财力弱的发展中省份,更需要通过改革激发活力。
在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学习借鉴上海、浙江高考改革经验,进一步完善我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做好课程、教学组织方式、考试评价方式等各种条件准备。建立和完善配套政策,推进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记者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