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创新管理模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7-12-20 11:21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坚持“协作联动、深度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理念,充分发挥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休,优化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机制,实现教学管理一体化、师资交流经常化和教育科研协作化,从机制上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在中心城区,打破传统的学校界限,成立教育集团,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应。把南阳市十六中、十八中及郊区十七中纳入南阳市三中教育集团,实施一体化教学、一体化管理和优质资源共享。原南阳市十七中地处郊区、管理理念滞后、学生流失严重,办学面临困境,2017年6月划入南阳市三中教育集团,从三中本部精选领导班子成员、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充实师资队伍,使十七中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数量从原来的600多名激增到2200余人。南阳市七小、八小、九小与校址相邻的二十五小、二十六小、二十七小进行联合办学,强校带弱校,实现了学生“家门口就能上好学”,让辖区群众共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
 
  建立教学教研联动机制。学校共同体之间通过“课程统一安排、教学统一管理、教研统一要求、考核统一评价”等手段,有效交流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实现了共同体之间良性竞争和优势放大,多渠道促进城乡教学质量均衡发展。2017年以来,共同体共开展82次区域联动教研活动,参与教师达2400余人次。从2017年春期六年级教学质量监测数据看,城乡学生合格率均为100%,优秀率城乡不超过3个百分点。
 
  实行城乡教师互派交流。打破城乡界限,采取学校共同体内城乡学校交流任职、结对帮扶等举措,淡化城乡概念,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快速提升。尤其是在职称评定中,对教师的支教经历进行重点考察,支持、引导优秀教师由城区向农村、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的“正向流动”。2016年以来,学校共同体之间交流校长教师1300余人。从教师高效课堂达标验收情况看,全区已有近700名教师通过了区级验收,其中农村学校教师占43%,城乡师资不均衡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实施精致化学校管理工程。以“精致化学校管理工程”为平台,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改革创新步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教师特点发展和学生特长发展,不断提高全区教育教学整体实力。南阳市七小的“幸福”文化主题活动、市九小的“新三好”学生评价体系、市三中的“培养未来优秀公民”为办学理念、市实验学校开学“入泮”仪式等已成为各个学校独特的文化符号,催生了开放办学动力,彰显了学校的特色品牌。南阳市二十六小“五星级好少年”和溧河乡吕庄小学“七彩少年”评价办法,由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推进,有效带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阳市教育局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