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构建“三维联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017-09-15 18:13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和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构建“三维联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取得了成效。
  
  一、注重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
  
  健全工作机制。学院层面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心理咨询室,组建学生会心理健康部,班级层面设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宿舍设心理信息员,构建起学院——班级——宿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和工作网络。
  
  完善工作制度。学院先后制(修)订完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辅导员培训办法》《心语花园日常管理办法》等10余项心理健康工作的保障制度,细化心理委员职责,制定心理月报半月报、特殊群体追踪汇报制度,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纳入基层班级活动计划。
  
  改善工作环境。2013年电气学院成为学校首批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试点以来,将电气楼303改造为“心语花园”,内设咨询区、值班区和图书区,完善功能配置,并在学生宿舍设置团体辅导室,配备沙盘游戏区,为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场地保障。
  
  二、注重综合施策,加强队伍建设
  
  注重教师专业队伍培训。学院高度重视并认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进程。在学院大力支持下,辅导员每年都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培训,覆盖率达100%,有效提高了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已完成3轮培训,培训时长累计达600余课时,10余名辅导教师获得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等各类专业认证。
  
  注重学生心理队伍培养。以学生会心理健康部为依托,在学院各年级招募有爱心和服务意识的同学组成志愿队伍,聚焦年度热点心理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组织策划精彩活动,取得良好的辐射效果;加强对骨干学员的专业培训,通过绘画测验、音乐团体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专业技能,引导学生运用于班级或学生团体辅导中。
  
  三、注重问题导向,增强工作实效
  
  加强落实,全面筛查,重点关注。以新生心理普查为基础,严格筛查特殊群体学生。每位辅导员都要对特殊群体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逐一谈话、摸清情况、持续追踪,直至危机解除。学院建立了特殊群体学生“一二一”追踪制度,辅导员每周至少与2名特殊群体学生谈话,累计记录《电气学院学生谈话记录单》200余份,每两周在辅导员工作例会上对特殊群体学生情况进行通报,每个月对特殊群体学生状态进行更新。
  
  注重预防,全程监控,及时化解。在全面筛查特殊群体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程监控,严防突发事件。通过心理月报与半月报制度,发挥心理委员和宿舍信息员的作用,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化解心理问题。近3年来,学院从家庭变故、情绪异常、情感问题、出勤率、学习吃力、人际关系、特殊言论、异常行为等8个方面,每半个月收集学生报表1次,累计收集1万余份,密切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并给予及时关注和处理,将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
  
  丰富形式,全员参与,共筑健康。学院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活动形式,拓宽学生心理宣泄渠道,近3年开展不同形式与主题的心理活动近30项。针对大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以成长与适应、职业规划与自我管理、考研就业指导、合理疏导离别情绪等为主题,分别在四个年级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针对学习困难、恋爱关系、人际交往等特定学生群体,制定专门的设计方案并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针对心理认识误区,通过心语杯辩论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培养理性平和心态,养成健康心理。
  
  经过长期投入和不懈努力,电气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心语花园”心理辅导站获河南理工大学首批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建设示范单位,“基于三维联动平台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获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并在教育厅等网站上作为优秀案例进行了报道。
  
  (河南理工大学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