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玉华在2017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7-04-14 11:12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在2017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刁玉华
(2017年4月1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7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2017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二五”以来特别是2016年高校教学工作,交流经验做法,分析研判高校教学工作新形势,安排部署2017年高校教学工作。我分管高教业务工作以来,这是召开的第一次大会。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讲,“大学的教学工作决定了学校的生存,大学因为教学而设立,如果失去了教学,大学不叫大学,教授不叫教授,也就失去了大学的价值”,“高校的领导不抓教学,不是失职就是渎职,起码是不称职”。因此,我们要以此为标准,抓好教学工作,做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刚才,郑州大学等8所高校围绕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从不同方面做了很好的发言,听了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值得大家认真地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呈现新局面
近年来,全省高校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省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高等教育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工作,2015年7月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时任省长谢伏瞻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加强分类指导、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多元质量评估监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这为我们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是今后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遵循。
(二)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积极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郑州大学实施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国工作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河南大学等7所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截止2016年底,全省省部(局)共建学校已达10所。2015年,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启动之前,我省及早谋划,率先启动实施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计划用10年累计投入31亿元,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通过第三方评价,遴选确定了35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2016年底,召开了全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推进会,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省政府徐济超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着力点。积极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起草了《河南省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施方案(暂行)》,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三)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去年,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普通高校教学工作座谈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指导意见》,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在教书育人、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的职责。各高校也都把人才培养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学校的资源配置、政策支持更多地向教学工作倾斜。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等高校相继召开教学工作会议,主要领导安排部署教学工作。高校普遍将教师评聘奖励制度改革作为重点,增加教学业绩权重、引导鼓励教师把精力更多地投入教书育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出台《绩效工资年终考核发放办法(暂行)》,提高超课时补助标准、指导本科生论文核定工作量,提高教师教学业绩在校内绩效分配的比重。河南理工大学实施教学竞赛、示范教师和教学名师制度,选拔一批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高的教师,用以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学。现在,省属本科高校生均经费已达1.3万元,省属高职院校生均经费也接近万元,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四)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积极适应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坚持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指导高校做好“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发挥高校在专业设置调整中的主体作用。去年,支持高校新增一批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社会民生急需的专业点,特别是新设置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缆工程、信息安全、飞行技术、陶瓷艺术设计、儿科学、临床药学等目录外新专业和国控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立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对毕业生连续三年供大于求的专业实行规模调控和退出机制,调减就业率低的专业招生计划。河南工业大学强力推进专业认证(评估)工作,将进入全国专业排名前10%和通过国家级专业(评估)认证作为验收和经费持续投入的重要指标,学校已有8个专业通过或拟通过认证(评估),覆盖到7大学科门类,推动了人才培养从“资源导向”转向为“目标导向”,提升了专业建设质量。商丘师范学院围绕现代服务业和商丘市主导产业,重点规划了“商务服务、城乡建设与人居环境服务、先进制造配套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教师教育”6大专业集群,提高专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依存度和贡献度。
(五)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
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教学综合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黄淮学院、黄河科技学院等4所高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99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我省高校获得1金、12银、35铜的好成绩。全省有5310个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省高职院校累计获奖418项,参赛院校和学生人数进一步扩大。河南中医药大学构建“一主体三环节五保障一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黄河科技学院建成了开放实验室、创客工厂、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全要素、一体化、开放式的创新创业载体,与中关村软件园、黎明重工等共建实践基地148个,与郑州市政府合作共建了6万平方米的U创港创新创业综合体。
(六)教学质量工程深入实施
以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带动提升内涵建设。“十二五”以来,全省高校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及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点131个,省级专业点1107个。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43个,省级实验中心112个。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86门,省级课程519门。建设国家级规划教材257部,省级教材300部。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23个,省级团队327个。立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902项。发挥教学名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14名,评选表彰了248名省级教学名师。各高校也通过质量工程建设,调动了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产生了一批优秀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60项,对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深化
大力推进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育人,实施卓越工程师、农林、医生、法律、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十二五”以来,立项建设国家级卓越项目56个,省级卓越项目73个。实施河南省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计划,双方互聘人员190人。2016年,全国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推进会在郑州大学召开,中宣部、教育部两位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郑州大学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各高校结合学校发展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郑州大学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以“平台+模块+课程群”构建课程体系。河南大学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编印《本科生导师制学习情况记录表》,要求教师主动联系指导学生,并与学生交流每学期不少于3次。河南师范大学实施分类培养,按照师资型、学术型、应用型三类人才方向,施行“3+1”人才培养模式。黄淮学院、许昌学院等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从平台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业集群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构建实施国家、省、校“三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就业,提高了学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八)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培训青年骨干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重大人才专项,面向海内外引进急缺学科领军人才。全省高校现有国家“千人计划”9人,省“百人计划”1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2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继续实施“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全省高校现已设置省级特聘教授岗位169个,累计上岗特聘教授214人,其中海外引进49人,省外引进59人。河南农业大学面向全球重金揽才,努力打造最优工作条件和最人性化工作环境,将人才引进划分为7个层次,全球领军人物、卓越人才、杰出人才、拔尖人才、青年人才、优秀博士毕业生、优秀创新团队,取得了较好成效。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在全省高校累计选拔3300名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到国内重点大学访学208名。加强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去年,依托河南师范大学组织200名教师国家级示范培训,实施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累计完成省级以上培训7576人。郑州大学注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系统设计,形成了“校本培训—网络在线培训—外聘专家培训—出国研修”的多层次、立体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值得学习借鉴。此外,我省还组织高校参加教育部‘互联网+’与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研修班、新闻院系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培训班,举办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培训班、教材建设培训班、师资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
(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全省初步建立了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平台、教学质量报告、合格评估、审核评估、专业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十二五”以来,配合教育部完成了河南城建学院等12所新建本科高校的合格评估,对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新乡医学院、中原工学院等4所高校进行了审核评估。组织开展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0个本科专业类、184个专业点的评估试点工作。3所高职院校获批全国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试点高校。建立本科院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机制,实现了全省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年度发布。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落实“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方针,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形成了由13项规划计划、21个标准和35个配套制度组成的规划、标准和制度体系,建立了具有质量预警功能的校本数据平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完成对成人高等教育865个校外学习点的检查评估和清理整顿,分别确定为合格、不合格以及给予撤消、整顿的处理,规范了成人教育的办学行为。
同志们,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教育部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高校广大教师和管理工作者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还有一些不足:高水平大学少,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还是短板;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和河南战略需求的意识不够强,学科专业结构需要优化,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比较匮乏,科教结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尚待完善;教学投入不足,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落实还不够到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教学制度化建设特别是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亟待加强;教师投入教学改革积极性不足,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更新、内容方法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亟待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短缺,高端引领不够,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切实增强做好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明确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省十次党代会确立了实施五大国家战略规划和推进“四个强省”的战略目标,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当前高校教学工作,需要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准确把握中央的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去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我们党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全面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两个根本性问题,为我们办好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自觉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和核心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带来的新需求
新的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加快,经济国际化、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要求高校不断增强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能力。我省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新常态下,要着力打好“四张牌”、深入实施“五大国家战略”、建设“四个强省”,特别是聚焦“三区一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构建支撑河南省未来发展的改革开放创新支柱,对我们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结构、教师队伍素质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比如,我省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带动了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14.2∶57.7∶28.1已调整为2016年的10.7∶47.4∶41.9。但较全国三产产业结构8.6:39.8:51.6相比,结构仍需优化。这要求我们加快培养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所需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高校做好前瞻布局,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对接制造强省发展战略,要求高校加强装备制造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弘扬培育“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人才支撑。对接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建设,要求高校大力发展航空经济、信息通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大数据等产业的相关专业建设;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要求高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大力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国际视野、适应我省企业、中原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人才。适应信息时代变革,全面实施“互联网+教育”,将会推动高校教学理念、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深度转型。因此,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们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教育教学质量都提出了新的需求。
(三)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新期盼
“十二五”以来,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2010年的23.66%提高到2016年的38.8%,很快就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多样化、个性化高等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3.9个百分点的差距,还需要稳定一定规模,但我省高等教育已经由数量型增长、规模化扩张为主转入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主的新阶段。目前,全省普通高校已有129所,在校生187.5万人,高校数和在校生数全国排名分列第4位和第3位,规模在全国位居前列,但关键是质量问题,我们与高等教育发达省市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层次和质量上。这种差距不是单向的,而是综合的,不是全面的,却是关键的。教学质量、人才质量、成果质量、管理质量等与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将决定着今后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而我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高水平大学少,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发展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三、突出重点,统筹推进,认真做好2017年高校教学各项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的开局之年。2017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教育部的部署,围绕教育厅今年的工作重点,主动对接国家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坚持稳中求进、协调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抓核心、强带动,调结构、推改革,打基础、重保障,全面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今年的高校教学工作要点已发给大家,这里我不再全面讲了,主要强调以下六个方面。
(一)抓住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习贯彻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核心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重点抓好教师、教材、课堂、学风四个方面。抓好教师师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师德非常重视,近年来多次对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和要求。2014年教师节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即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016年教师节前,在回北京八一学校拜访师生时,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引路人”,即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总书记提出了“四个统一”,即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把好教师的入口关、培训关、考核关,实施师德“一票否决”,严惩学术不端、课堂发布不当言论等违规违纪行为,树立良好的教风。抓好教材选用。教材体现国家意志,要落实中央要求,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抓好教材建设。要对全校选用的所有教材进行政治把关,组织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统一使用工作,切实加强教材建设的意识形态安全。抓好课堂教学。要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的政治底线,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着重解决好教书、育人“两张皮”问题,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德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抓好学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狠抓学生学习风气,严格上课纪律,严肃处理考试舞弊,克服“宽松软”现象,树立良好的学风。
(二)示范带动,提升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能力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省都很重视,学校热切期盼,社会密切关注。一方面,我们将紧抓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努力实现河南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另一方面,紧跟国家部署,主动对接,扎实推进河南省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好河南省的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今年将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比照国家遴选办法和程序,确定建设高校。同时,扎实推进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对首批35个优势特色学科进行第三方中期评价。“双一流”是示范工程、引领性工程,重在内涵建设,是高等教育若干计划其中一个,是统筹推动国家、地方、学校争创一流的重要举措。大家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是国家加快提升中西部人才培养能力的一项战略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等工程项目。经过省教育厅、有关厅局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这些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一步,有关高校要抓住国家的政策机遇,认真落实规划,加快建设进度,务必取得实效。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要实施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引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质量评价与保证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好一批综合实训基地、骨干专业、教学资源库,增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
(三)优化结构,服务国家和我省发展战略需求
结构调整优化是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校要优化专业结构,做好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加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十三五”专业规划。全省普通高校现有2606个本科专业点,3845个专科专业点,学校要在深入分析现有专业总量、结构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上,优化结构、补齐短板,有计划、有步骤地确定增量专业、撤减专业、停招专业。二是科学设置新专业。支持引导高校主动对接我省国家战略规划平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设置先进制造、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专业,培养战略急需人才;在重大民生领域,设置健康服务、全科医学、全科教师(小学)、儿科学等专业,加快紧缺人才培养;在服务枢纽经济建设领域,设置物联网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会展经济与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等相关专业。三是注重专业群建设。这些年,我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很快,每个集聚区都围绕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链条,集中资源建设,形成了品牌和特色。学校也要围绕办学定位、办学特色,集中力量建设若干个优势特色专业群,明确发展重点,避免过度分散资源、过多设置缺乏相互联系和支撑的专业,增强集群优势,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四是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与行业用人部门的信息沟通,综合运用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等措施,建立起新增、停招、撤消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对毕业生连续几年供大于求的专业实行规模调控和退出机制,调减社会需求量小,报考率、报到率、就业率低的专业,提升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四)推进改革,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我们以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和教学成果奖励工作为重要抓手,推动高校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通过开展教改立项,聚焦教学改革重大命题,引导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一批有成效、较成熟、可复制推广的优秀教学成果,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对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教学、通识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协同育人等一些影响和制约全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共性或关键改革项目,集中力量,加大投入,争取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教学计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健全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机制。认定一批创新创业改革示范校。建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库,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组织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协同育人。支持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保障、资源共享、管理运行等方面建立协同机制,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鼓励高校与协同单位共建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科技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协同单位的科研平台、实践场地、资金设备等育人资源。继续实施高校与新闻、法律实务部门的互聘计划,推进实施卓越工程、医生、农林等人才培养计划。四是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革命性影响。互联网时代,学生学习的渠道更多、学习资源更丰富,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要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高校建设和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培训教师,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教改,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创新管理,推动学校认可多种形式的学习成果。搭建平台,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和数字化图书馆,举办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以赛促教、促学。同时,要加强学校管理平台建设,方便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五)打牢基础,提高教学制度化建设水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教学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建设,着力抓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性、基础性工作。一是抓好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基层教学组织是联系教师与学生、落实教学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关系到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去年,我们出台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指导意见》,绝大多数高校都制订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今年将重点推进这项工作。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将采取优秀认定和达标建设两种方式。前不久,教育厅已印发通知,开展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认定工作,各高校也要开展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发挥省、校两级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年内将出台基层教学组织的达标建设标准,到2020年,全省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原则上都要达标。各高校务必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好。二是健全教学质量标准。标准是尺度、是要求、是底线。今年,教育部将首次颁布实施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修订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这是培养质量的“国标”,明确了各专业类教学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各高校要结合实际,根据“国标”修订“校标”,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是严格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今年教育部将出台高校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各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修订本校教学工作规程和课堂教学管理细则,在思想引导、政策导向、制度建设、培养培训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四是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评估是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学校发现问题,加强建设的有效手段。要按照“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加强学校自我评估和质量监测,组织实施好本科高校审核评估,配合教育部做好新建本科高校合格评估,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推进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加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积极引进社会第三方评价,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今年要高质量做好河南农业大学等6所本科高校审核评估工作,扩大本科专业评估的专业范围,积极引导高校对工程、医学等专业开展专业认证。
(六)强化保障,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大师级学科领军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约我省高等教育上层次上水平的关键。中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已经印发,我省的贯彻意见今年也将出台,一些束缚人才引进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缓解,这对于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将是重要利好。要通过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百人计划”、“省特聘教授”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人才专项,引导支持高校采取特殊人才政策、提供优厚条件待遇,面向海内外引进急需紧缺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提升人才竞争力。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学校类别,在全省高校遴选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加强教师培训,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通过国培、省培、校培三级培训项目,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今年计划省级培训1000人。启动实施新一轮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是天职。高校要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工作,把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科研、唯论文等倾向。今年将评选表彰一批教学名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
四、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当前,提高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我们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新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各高校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抓好党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和核心任务,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中处于中心地位。大家已有共识,关键是抓落实。要避免概念化、抽象化,口头化,要具体体现在政策导向上,体现在资源配置上,体现在考核激励上。高校党委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责任主体,“抓好是本职,抓不好是失职”,要把加强人才培养切实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培养工作,努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仅校长要重视、分管的校长要重视,学校党委书记和党委的其他同志也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支持校长、分管校长和教务部门同志的工作。学校领导要时常问问自己,听了多少课,接触了多少师生,研究了几次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是否心中有数。要健全教务、科研、人事、规划、财务、学工、后勤、团委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经费投入、后勤保障等方面要树立教学优先的理念,政策措施向教学工作和一线教师倾斜,在全校形成关心教学、重视教学、支持教学的浓厚氛围。
(二)明确责任,形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
高校教学工作战线长、层级多、任务重,需要明确责任落实,强化责任担当。校领导主要抓工作思路,统筹重大教学改革事项,协调经费投入、教师考核、表彰奖励等重大事项,对改革难度大、影响面广、同师生利益密切的改革任务要亲自部署、协调推进,督促落实。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部门主要精力要用于健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教学标准、推进教学改革、督促检查教学质量等。院系是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现在院系规模都很大,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后自主权也很大。院系教学工作抓不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将是空谈。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是我们的骨干队伍,教学制度的执行、教学组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都要在院系层面落实。因此,要充分调动院系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基层活力,明确工作职责,完善考核激励措施,发挥好院系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影响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改革事项,认真分析,选好突破口,处理好难易关系,确保取得明显成效。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院系教学一线、深入普通教师当中,掌握基层教学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抓准症结、开准药方,精准发力,使出台的政策措施都符合实际情况。要建立工作台帐,明确工作时限,分解责任到人,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推进,年底有检查,确保工作不遗漏,不打折扣,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强化督促检查,建立督查常态化机制,解决责任不落实,推委拖沓搞变通问题,做到工作推进到哪里,督促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对责任不到位、不担当、敷衍塞责,要严肃问责。今后教育厅立项的教学项目将建立期满考核机制,完成不好的将减少经费拨付、缩减其他项目指标限额。
(四)抓好党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学战线同志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把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业务工作中,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要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各项规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规范权力运行,特别是在项目评审、教学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要做好廉洁防控,注重以制度建设降低施政风险。
同志们,做好高校教学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和根本任务。让我们不忘初心,撸起袖子,真抓实干,努力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新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