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从军?当飞行员?机会来啦!河南海军航空实验班将招100名男生
发布日期: 2016-12-16 17:07 来源: 河南经济广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是否在内心深处总有一个从军梦?想要冲上蓝天,保家卫国?年轻的孩子们现在有机会啦!
12月16日上午,河南省教育厅和海军飞行学员工作办公室,在郑州九中召开了河南省海军航空实验班2017年招生工作新闻发布会,今年将面向全省再次招收100名初中毕业学生,组建两个海军航空实验班。
据了解,经河南省教育厅和海军招飞办批准,郑州九中自2015年8月学校被确定为海军航空实验班承办单位,我省成为全国九个开设这一实验班的省份之一。两年来,学校严格按照海军选拔飞行学员的相关标准,遴选政治、心品、身体、学业成绩等诸项符合要求的百名海航学子,悉心培养。
河南省海军航空实验班建设旨在探索建立军地合作、超前培育、精确高效招飞对象培养新模式,及早发现和培养更多热爱海空、适合飞行、素质全面的飞行学员苗子,为海军航空兵战斗力建设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海军选择河南省试点建设航空实验班,这是对我省基础教育质量和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河南教育工作的有力促进。依托优质高中建设海军航空实验班,是海军航空人才梯队培养的新举措,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使命,是从源头上提高海军飞行学员选拔质量的有力探索,也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创新高中育人模式、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的重要契机,符合培养高素质海航飞行人才的客观要求和国家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教育改革方向。
在发布会上,郑州九中校长田宝宏做了《“人海合一”,兵好、家好、中国好》的主旨发言,详细介绍了河南省海军航空实验班在郑州九中两年以来的建设与发展,表达了作为河南海航班建设承办单位所肩负的光荣、责任和使命,他坚定地说: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每天早晨学子的跑操与晨练,每晚10点半学校干部、班主任的宿舍守望,一定能让兵好,家也好!也请来自全省各地的‘家乡父老’放心,‘人海合一’的培养模式,让我们有更多责任和担当在身,工作上由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懈怠,也期待借助于在座各位共同的努力,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好!”
会上,海军相关部门负责人、省教育厅负责人也就海军航空兵实验班发展建设及招生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了详尽解答、部署。“海军航空实验班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飞行人才,郑州九中作为承办中学,将通过宣传发动、体格检查、政治考核、文化成绩四个环节,把优秀学子选招过来,学校同时要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在把握好政治方向,敢于实践,大胆创新。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学子身心成长方面,有研究,有突破,有发展,让实验班里的学子文化科学知识过硬。”郑州九中海航班招生负责人表示对招生工作和未来海航班的建设发展信心满满。
海军招收飞行学员工作办公室组织计划科科长叶勇现场宣读了有关2016年招生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招生工作先进个人、优质生源基地的表彰决定。据悉,共有32家单位获得先进单位称号,39人获得先进个人称号,全省共有80所学校被授予优质生源基地。
附:考生报考条件:
户籍和学籍均在我省的初中毕业生(限男生),年龄14-16周岁(截止当年9月1日,2017年招收的应为2000年9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出生);热爱祖国,思想进步,品学兼优,志愿献身国防事业;本人自愿、监护人同意;体格、心理、文化等综合素质符合海军航空实验班报名自荐条件。
如何报名:
符合条件的学生通过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信息服务平台(http://zk.hagaozhong.com/)海军航空实验班报名专栏自主报名,报名时间2017年1月5日-2017年3月5日。
开始选拔时间:
初选工作安排在2017年3月进行,依据报名情况,在各地设立初检站,由各初中学校组织报名学生参加。通过初检的学生名单将通过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信息服务平台公布。定选时间安排在2017年7月进行,地点设在郑州,由各地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政治考核由海军招飞办会同公安部门进行。通过定选和政治考核的学生被确定为预录取对象。
课程安排:
海军航空实验班课程安排与普通班级一致,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利用早操、体育课和寒暑假开展海军航空特色教育训练,内容包括国防教育、军事体育、航空知识、参观见学等。学生实行单独编班,集中管理,统一着装,在校食宿。
毕业去向:
航空实验班毕业生,高考志愿应首先填报海军飞行院校航空飞行与指挥专业,并参加招飞选拔检测。招飞选拔检测合格的学生,按照考生高考成绩和招飞选拔专业成绩折算形成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成绩优异的,优先推荐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双学籍”培养。对未被录取为飞行学员的航空实验班学生,符合相应条件的,优先向其他军队院校或民航学校推荐。
备注:详情可登录郑州九中官网(http://www.zzn9.com.cn/),查询招生信息,具体咨询电话(0371)63925047或(0371)63610264。
(记者 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