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已有240名残疾孩子入园接受融合教育
发布日期: 2016-12-05 17:29 来源: 河南法制报

全省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工作会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尹洪斌讲话

学前融合教育宣传周启动
残疾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也有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12月2日,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全省学前融合教育推进会在郑州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尹洪斌、省教育厅基教二处处长刘林亚、省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杨洪涛等出席。
融合教育也称“全纳教育”,是特殊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将身心障碍的特殊需要儿童和普通儿童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安置在一起学习与生活的教育模式,它强调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一个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环境,使残疾孩子与普通孩子彼此接纳、相互理解、交流合作、共同发展。
融合教育作为一种多赢的、先进的教育模式,现已成为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我省的实践层面上看,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普遍开展的随班就读工作实际上就是融合教育,但学前阶段融合教育在全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尹洪斌说,我省融合教育的亮点是:将融合教育理念向前端引申,前置到学前教育阶段,从省级政府层面出台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政策,积极开展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增加残疾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机会,此举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起步比较早的。2014年,我省出台《河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普通幼儿园、儿童福利机构和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为适龄残疾儿童入园学习创造条件,力争早发现、早干预、早教育、早康复。
为推进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我省于2014年成立了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支持中心,承担教学研究、师资培训、项目推广等工作。从2015年起,我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在全省所有省辖市和直管县启动实施了学前融合教育试点项目,两年来,已先后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相继遴选两批共73所学前融合试点幼儿园,目前共招收240名残疾孩子入园接受融合教育,参与学前融合教育培训的教师达到236人次。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在学龄前接受融合教育,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康复、教育乃至提升其未来融入社会的能力至关重要,做好学前融合教育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记者 王悦 王何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