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6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奖结果公示的通知
2016-11-21 14:53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教育厅办公室
河南省教育厅
关于2016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奖结果公示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我厅《关于开展2016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教师〔2016〕808号)要求,经过学校申报、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现将河南师范大学张顺利主持的《国家级示范项目架构下校地协同育人体系的深度融合与特色积淀》等9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奖结果进行公示。
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布的教学成果权属持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我厅师范教育处提出。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光路11号D818室 邮编:450018
电话:0371—69691798 联系人:吕 康
附件:2016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成果奖评奖结果公示名单
河南省教育厅
2016年11月21日
附件
2016年河南省教师教育成果奖评奖结果公示名单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持人 | 主要完成人 | 完成单位 | 拟奖励等级 | 备注 |
1 |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 刘济良 | 王洪席、杜建军、刘哲玲、顾伯宇、党京川 | 河南大学 | 一等奖 | |
2 | 课堂教学切片诊断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 | 魏宏聚 | 田宝宏、孙海峰、刘海生、王秋萍、杜明荣 | 河南大学 | 一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3 |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教师专业发展》 | 杜 静 | 段晓明、刘济良、张鹏君、杜建军、田宝宏 | 河南大学 | 一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4 | 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优化研究 | 张群梅 | 宋新停、荀敏霞、王振存、周志刚、赵晓晓 | 河南大学 | 一等奖 | |
5 | “国培计划”的有效性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 李桂荣 | 李向辉、韩肖艳、赵红亚、高金辰、董 军 | 河南大学 | 一等奖 | |
6 | 国家级示范项目架构下校地协同育人体系的深度融合与特色积淀 | 张顺利 | 刘葳葳、祁绍艳、李 沛、祁巧艳、董黎玲 | 河南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7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及优秀教师个案分析研究 | 侯新杰 | 刘新选、司德平、李晓丹、杨海慧、陈留定 | 河南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8 | 知识逻辑、实践导向与线上共享: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设与实验 | 罗红艳 | 卫倩平、唐香玉、李社亮、程习静、朱利娜 | 河南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
9 |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 刘玉荣 | 袁振东、王菲菲、李现山、刘凤梅、赵东亚 | 河南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10 | 基于实践导向的历史专业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研究 | 牛 琳 | 王记录、马小能、王新年、铁 铮、牛 敏 | 河南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
11 | 基于河南省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模式研究 | 武军会 | 王莉颖、原瑞琴、王秋香、王小梅、原雅丽 | 河南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
12 | “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初中生物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 | 刘 萍 | 刘丹丹、刘 艳、朱双营、杨智伟、李建军 | 河南师范大学 | 一等奖 | |
13 | 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中小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 | 李宝峰 | 翟秀玲、刘洋洋、李道祥、张巧林、高东方 | 信阳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14 |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 | 张 帆 | 罗 昆、邓 辉、薛 瑞、李艳丽、代正穴 | 信阳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
15 | 信息技术教育类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 刘道华 | 邬长安、曾召霞、刘宏兵、吴家新、管 昭 | 信阳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
16 |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常加忠 | 王振国、张夏凡、包彦征、旭方涛、胡世友 | 周口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17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教育类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 | 徐其东 | 陶国庆、何 伟、宋慧敏、陶秀丽、李秀红 | 周口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
18 | 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研究 | 金素梅 | 李本同、王 旭、张夏凡、赵 莉、刘 伟 | 周口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19 | 高师本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商丘师范学院为例 | 郭文佳 | 梁建华、王艳芹、张灵霞、张 凯、窦树东、黄 伟 | 商丘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
20 | 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类课程内容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 张 媛 | 宋泊文、石晓平、肖海珠、孙恺悌 | 商丘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
21 | 教师教育类课程资源的质量听证及准入制度研究 | 王军强 | 田 晶、蒯秀丽、刘 勇、赵 静 | 商丘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
22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建设及应用 | 崔金玲 | 于江德、王希杰、葛彦强、吴 亮、王爱民 | 安阳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
23 | 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试验区 | 洛阳师范学院 | 洛阳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
24 | MOOCs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 | 周 震 | 李 蕾、王定功、丁兴琴、胡玉敏、郑朝辉 | 洛阳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
25 | 基于就业导向师范生说课能力提升的实效性与案例资源的整合开发研究 | 李晓冬 | 傅玉琴、魏荣梅、行念东、贾继红、王 克 | 洛阳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
26 | 基于河南省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和制度研究与实践 | 张鸿军 | 肖爱芝、乔贵春、苗玉辉、李春生 | 南阳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27 | 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具有指导性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能力 | 杜志强 | 盛 斌、李玉向、贺洪丽、杨运强、郑晓艳 | 郑州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
28 | 《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 | 陈国维 | 孙惠利、刘颂华、沈光天、任高茹、任秀萍 | 郑州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
29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薛薇薇 | 陈冬花、侯宏业、冯 敏、丁 博、王魁星 | 郑州师范学院 | 一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30 | 基于河南省教师教育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师范生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杜丽娟 | 张伟锋、郭晓薇、张 捷、王立康、窦丽华 | 新乡学院 | 一等奖 | |
31 |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策略探究-以《学校教育发展》课程为例 | 杨 捷 | 赵国权、蔡建东、吴路珂、赵立周、樊丽娜 | 河南大学 | 二等奖 | |
32 | 高校音乐学院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的传统音乐创编教学法改革研究 | 陈宗花 | 梁袁媛、王倩倩、蔡朝红、蔡建东 | 河南大学 | 二等奖 | |
33 | 美国教师教育模式、趋势及其对河南教师教育的启示研究 | 王振存 | 刘济良、李文芳、姬甜甜、杨飞云、王 举 | 河南大学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34 | 物理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与改革研究 | 杜明荣 | 张 琨、顾玉宗、原东生、刘平安、王国庆 | 河南大学 | 二等奖 | |
35 | 从结构理解到文化认同: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逻辑重构研究 | 王洪席 | 张 琨、周佩灵、王宏伟、刘世丽、马晨曦 | 河南大学 | 二等奖 | |
36 |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制度研究 | 王 举 | 王 晋、王 立、朱美霞、蔡海霞、高哲秋 | 河南大学 | 二等奖 | |
37 |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 | 郭志永 | 翟秋敏、张广花、胡良民、薛升远、夏继宏 | 河南大学 | 二等奖 | |
38 | 三合一的U-S教师教育共同体实践研究 | 王彩琴 | 韩菊红、董 菊、姜 菲、梅 海、权 诠 | 河南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39 | 基于新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 侯学萍 | 左 飞、关晓红、王体仁、濮乐辉、李 明 | 河南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40 |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选修课实施研究与实践 | 张晓敏 | 魏 巍、王肖红、韩万渠、原晶晶、陈 松 | 河南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
41 | 面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 卜彩丽 | 叶海智、李小娟、李 娜、程乔夏、杨 然 | 河南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
42 | 中小学语文教师“国培”的针对性、实效性研究 | 耿红卫 | 时花玲、耿红琴、闫记红、刘天瑜、刘萍萍 | 河南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43 |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 中学生物统计学实践应用 | 张黛静 | 张 鹏、吴彦军、马建辉、李春喜、张毓峰 | 河南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
44 | 河南省中学生科学推理能力现状研究 | 李社亮 | 于建东、聂华瑞、王小梅、高小慧、端木凡昌 | 河南师范大学 | 二等奖 | |
45 | 课堂知情交融教学的理论与操作应用研究 | 何安明 | 惠秋平、齐 原、岳鹏飞、张耀庭、张永欣 | 信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46 | 新课程实施中同伴合作和教师支持研究与实践 | 姜金伟 | 郝晓峰、蔡 军、张 平、王 倩 | 信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47 | 从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视角探索"国培计划"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模式 | 胡余旺 | 潘 虹、方勤华、周 强、于红莲、李道祥 | 信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48 | 实习支教动态管理网络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息县为例 | 郭 振 | 李宝峰、胡利敏、胡世明、易 凌、高彬彬、张会群 | 信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49 | DT时代教师学习能力培养的新课程开发研究 | 张茂林 | 徐汉红、韩 亮、刘赛尔、董泽芳 | 信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50 | TPACK视角下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研究 | 张育桂 | 金云波、王西梅、王 艳、黄 鑫 | 信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51 |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研究 | 汪媛媛 | 李 辉、席雪萍、李 芳、侯建世、周志英 | 信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52 |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 刘洁辉 | 马金岭、王振存、梁英波、刘 敏、宋德生 | 周口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53 | 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卓越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 甘 涛 | 樊晓燕、金素梅、徐其运、史德胜、王天启 | 周口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54 | 概念重建与课程创新——构建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 | 何 新 | 康 乐、李玉娟、邵 云、马 明、祝红霞 | 周口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55 | 河南省卓越教师培育“三?三制”模式研究—— 以“周派名师工程”为例 | 苑青松 | 胡艳玲、魏东升、王依霞、张成新、韩 焱 | 周口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56 |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 李慧敏 | 王 峰、闻 华、黄兴华、张苏峰、赵 宇 | 周口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57 | 基于“双导师制”的中学英语教师教育力职前和职后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 吕红兰 | 王慧敏、郭华伟、孔祥玲、王凤梅、魏应东、张文博 | 河南科技学院 | 二等奖 | |
58 | 新时期师范生师德教育探索与实践 | 张玉新 | 赵元明、曹文峰、刘晓杰、郭斐杰、李广州、赵文静 | 河南科技学院 | 二等奖 | |
59 | 四区结构教学设计模型的创建与实践 | 刘福林 | 李淑萍、王 培、万里辉、袁凤慧、刘 丹 | 商丘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60 | 新课程语境下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 | 王 立 | 邹 琨、王大康、蒯秀丽、胡进才 | 商丘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61 | 基于中小学心理建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 肖爱芝 | 李思琪、井祥贵、肖美茜、张姝婧、秦 彧、刘志华 | 商丘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62 | 基于增强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 | 赵世华 | 靳冰丽、路庆敏、任真真、周素娟、任 涵 | 商丘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63 | 河南省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应用研究 | 王立新 | 赵 哲、张建雷、吴 娜、何恩贵、王志强 | 安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64 |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 杨 铭 | 张吉献、申长有、白聪敏、乔卫科、贾 晗 | 安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65 | 历史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研究 | 李怀莲 | 常全喜、李彦雄、刘朴兵、梁育红、曲文斌 | 安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66 | 河南中小学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 李 蕾 | 郭 珂、傅 昊、牛志强、牛 丽、白郭瑞 | 洛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67 |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学校教学改进研究 | 陈晓燕 | 徐 凯、靳 君、张志高、韩晓琴、张 丹 | 洛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68 | 微课在高校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 郭向萌 | 李 冰、姚春芳、靳 君、郭 颖 | 洛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69 | 物理教师教育类课程优化研究 | 赵志国 | 韩礼刚、韩运侠、马宝红、李 毅、张 欣 | 洛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70 | 河南省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 张晓凤 | 刘岸英、张春玲、程六峰、孙国英、张云霞 | 洛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71 | 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研究 | 王春阳 | 王治国、朱瑞平、郭海玉、张洪范、孔丽君 | 南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72 | 卓越物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 宋海珍 | 赵彤帆、何朝政、党兰银、宋海明、李根全 | 南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73 | 教师教育新课程标准下师范生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张清祥 | 王朋霞、黄 云、梁瑞华、邓凤莲、张文敏 | 南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74 | 高效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体系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 胡焕武 | 张清祥、胡龙淮、杨 柳、张玉宗 | 南阳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75 | 新版课标下生物专业师范生课程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 | 汪琛颖 | 李超英、杨玉珍、张 岳、高红云、崔 芳、陈立新 | 郑州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76 | 基于河南省的师范生实践教学研究 | 范冬冬 | 白玉红、丁亚宏、刘惠臻、陆艳荣、刘钦荣 | 郑州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
77 | 全球视域下河南省幼儿英语启蒙教学研究 | 耿 霞 | 马 鑫、杨克菲、柴纹纹、武琳晗、胡多艺 | 郑州师范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78 | 学习型组织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杜思民 | 金 丹、杜 煜、王 旭、李喜梅、李景祥 |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 二等奖 | |
79 | 许昌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高新战 | 贾晓红、刘培蕾、田水泉、代廷安、于东恩 | 许昌学院 | 二等奖 | |
80 | 河南省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 贺 洁 | 郭晓霞、王燎原、贺松兰、郝晓静 | 许昌学院 | 二等奖 | |
81 | 以提升教师实践智慧为取向的教师培训实效性研究 | 闫江涛 | 陈家胜、金月锋、郭迎州、杨凯伟、李群山 | 平顶山学院 | 二等奖 | |
82 | 基于WEB的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 马 静 | 张瑞瑞、石 雪、张 琳、薛 莲、姚臻臻 | 洛阳理工学院 | 二等奖 | |
83 | 基于“双导师制”的高校于小学英语教师合作行动研究的实践探索 | 赵 康 | 叶 乐、祖 琴、王彩红、王 慧、王录梅 | 南阳理工学院 | 二等奖 | |
84 |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施过程中师范生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刘占才 | 司清亮、王 娜 |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二等奖 | |
85 | 幼儿教师职前职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一体化研究 | 郑国香 | 杨雪萍、李晓洁、吴 琼、殷文静 |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二等奖 | |
86 | 幼儿英语教育与活动指导 | 娄 沂 | 贾逢春、刘曼琳、金怡文、胡文涓、赵雨东、张怡恬 |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二等奖 | |
87 | 幼儿园多边教研平台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 岳素萍 | 刘 芳、靳 祺、崔向东、李利芹、王 婧 |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二等奖 | |
88 | 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三习”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熊金柱 | 李泽华、梁祥波、李 延、陈 平、谌启斌 |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信阳市九中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89 | 高等院校师范教育教学能力现状调研与训练提升 | 高如民 | 李 丽、宋祥山、孙建杰 |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 二等奖 | |
90 |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独立学院教师教育“四位一体”范式的探索与实践 | 马艳红 | 张忠迪、王丽霞、陈 盼、蒋红哲 |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 二等奖 | |
91 | 中学语文教育语言教学改革 | 于二慧 | 汤继良、申学敏、别晨霞、王 军、陈翔飞 |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92 | 基于新课标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 王正霞 | 腾 刚、孙建鹏、宋文云、汪 伟、周鲲鹏 | 黄河科技学院 | 二等奖 | |
93 | 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研究 | 陈艳芳 | 韩军强、王 须、梁 珺、张福转、李 信、唐永红 | 安阳学院 | 二等奖 | 涉及基础教育类 |
94 |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 | 訾同超 | 王凤娇、李 明、訾其伦、李世书、杨 旭、胡道学 | 信阳学院 |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