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教育厅新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处室子站 > 新闻办网 > 媒体聚焦
比邻省低!比中部六省低!为啥河南生均教育经费这么低?
发布日期:  2016-11-17 08:58   来源:  东方今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打印该页】
  日前,《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出炉,数据显示,我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1150.62亿元,在全国位居第六位,但是生均教育事业费除了高校外,全部垫底。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上,河南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他省份差距很大。这几年,我省在教育支出上的情况如何呢?全国总体是什么情况?生均教育经费这么低,该怎么解决?
  
  总体:
  
  我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总量不少 生均很低
  
  这个由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公告显示,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612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3%;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922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0%,占GDP比例为4.26%。这是2012年实现4%目标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第四年超过4%。
  
  《公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为25861.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5%,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14.70%。从我省来看,2015年,河南公共财政教育支出1150.62亿元,在全国来看位居前列,排在第六位。总数看起来似乎不错,但是,作为人口大省,教育人口众多,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在全国都排在末几位。
  
  仍以2015年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为例,我省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分别以4575.27元、7262.97元、5870.64元和6690.25元,全部位居全国末位。普通高等学校生均12572.33元,位居全国倒数第五位。尤其是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排在倒数第二位的湖南省为7154.49元,比我省高2579.22元。
  
  如果和北京市相比,北京市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小学排在第二位,为23441.78元,初中、高中、中职和高校均排在第一位,分别为40443.73元、42192.74元、34433.36元和61343.96元。北京市各级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是我省的几倍甚至近十倍。
  
  另外,在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上,河南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自己比:
  
  我省近三年财政收入增幅很大 教育支出却没增加
  
  生均经费和其他省份差距这么大,那么我省近几年在公共财政支出和教育支出的总体情况是什么呢?
  
  从2013年~2015年的数据来看,我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分别为1102.47亿元、1097.58亿元和1150.62亿元,支出数额相对稳定;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分别为:2013年19.75%,2014年18.21%,2015年16.92%,所占比例连年下降。同样,我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和上年相比,2013年下降了5.57%,2014年下降了9.62%,2015年下降了7.63%。与此同时,2013年~2015年这三年我省财政经常性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10.45%,9.18%和9.19%。
  
  也就是说,2013年~2015年,我省财政收入增幅挺大,教育支出却几乎没有增加。
 
  和人口大省比:
 
  人家生均教育事业费是我省近2倍
  
  总量不低,人均太少,这和我省人口基数大有关,但是和其他人口大省相比,又是什么结果呢?
  
  拿两个人口大省广东和山东来比较,广东省2015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2042.84亿元,山东省1686.89亿元,单从投入上,两个省份都远高于我省。
  
  如果再考虑到广东省经济水平比我省发达,只和邻省山东来比较一下。2013年~2015年,山东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分别为20.90%、20.34%和20.45%,金额分别为1397.67亿元、1460.15亿元和1686.89亿元。也就是说,山东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一直保持基本稳定,在实际支出数额上,逐年上涨。
  
  从山东省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来看,2015年,该省小学生均8135.32元,初中13408.9元,高中11182.5元,中职12408.62元,相比2014年,涨幅在12.16%~23.42,此外,高校为12340.97元。相比来看,2015年山东省中小学教育事业费实际金额是我省的近2倍。
  
  如果再和中部六省比,河南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总数最高,但是除高校外,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均是最低。而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上,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增长最快的是湖北省,位居全国之首。并且,除了高校外,其他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上,湖北省的增速均居全国之首。
  
  析因:
  
  穷省办大教育
  
  据统计,目前,河南教育人口2600多万人,占全国十分之一强,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我省财政支出有约四分之一投入到教育领域,教育支出总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我省以不到全国5%的教育经费分担了全国约10%的教育人口。
  
  综合前面的信息也不难发现,近三年,虽然我省在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总数上基本保持不变,但在全国都是排在前列,总投入上,我省并不少。由于人口基数大,生均经费在全国基本都处于后列。
  
  “生均教育经费低,尤其是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和外省差距较大,这主要是由河南经济和财政的基本状况决定的。”河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刘道兴一直关注我省教育发展情况。在他看来,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以地方为主,目前,河南的经济还比较粗放,产生财政的能力比较弱,河南财政占GDP的比例比较低。再加上河南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多,加上河南劳动力大量外出,财政负担的各种保障的支出占比越来越大。“我省是‘穷省办大教育’。这些年,我省不断在扩大教育支出、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等方面努力。”他说,近年来,虽然我省在教育上的总体投入的增速和外省相比有较大差距,但是一直保持不断增长,稳定地保障教育经费的支出,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多、财政穷的大省来说,实属不易。“河南尽管在义务教育阶段也进行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人均以后,在全国是最低的,这是可以理解的。”
  
  专家:
  
  提升我省生均教育经费 需做三方面努力
  
  在刘道兴看来,要提升我省生均教育经费,需要做三方面的努力。“整个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支出,既要坚持以地方为主,又要建立全国调节机制。对人口比较多,义务教育经费比重大,财政收入能力又不强的省份的义务教育经费,国家要给予补贴和扶持。”在他看来,随着人口是流动性越来越大,国家在义务教育方面,应该尽可能把落后地区、财政支出差的地区和发达地区、财政状况好的省份协调、拉平。
  
  “从我省自身来说,省财政要通过改革,进一步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刘道兴说,凡是能够交给市场的投资领域,财政要尽量退出来,采用相应的机制,引入社会投资,然后把财政投向这部分领域的资金转向教育和社会保障,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适当提高对教育投入的比重。“同时,要深化教育的改革,对于依法创办的民营各类教育,鼓励他们创办更高质量更有特色的教育,政府给民营学校提供更宽松的条件。”他说,随着民营教育规模越来越大,特色学校越来越多,更多的孩子到家长有支付能力的民营学校去。“这样,财政承担的学校的比重相应有所减少。”他说,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一方面减少财政承担的学校和学生的数量和规模,这样财政承担的义务教育生均经费的标准就能稳步提高。
 
(记者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