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聚焦教育督导“郑州模式”
时间: 2015-08-03 16:40 来源:   

 

    6月15日,《河南日报》聚焦教育督导“郑州模式”

     教育督导工作是教育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试金石”与“催化剂”,与教育决策和教育执行共同构成了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

     郑州在教育督导工作上一直先试先行。从2001年以立法形式出台《郑州市教育督导条例》,初步奠定督学责任区的制度基础,到2009年创建独具郑州特色的“三三二”督学责任区工作模式,建立起市、县、校三级督学责任区,实现督学责任区对全市中小学校的覆盖。

督导对教育均衡发展起到哪些作用?督学可否督促教师进步、促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

深入校区护航教育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郑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紧紧围绕学校转型内涵发展的核心,切实发挥督导职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郑州市副市长、郑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总督学刘东>刘东说:“教育督导工作旨在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全面管理,以保障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

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特别是独具郑州特色的“三三二”督学责任区工作模式,即“三进·三联·两化解”。其中,“三进”一是进班,了解教师的常规教学与课改、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情况。二是进教研组,了解教师参与教科研、依法执教和进修培训情况。三是进宿舍和食堂,了解学生的养成教育、安全卫生和健康,以及学校的收费管理情况。“三联”一是联系学生,个别交流、集体座谈、班级问卷;二是联系家长,电话交流、家长座谈、网络沟通;三是联系教师,部分座谈、深入课堂、分析指导。责任督学与学生、家长、教师紧密联系,真诚地沟通交流,发现真实的问题,并有效地促进问题的解决。“两化解”一是化解师生间的矛盾;二是化解家长与学校间的矛盾。”

郑州七中>郑州七中责任督学崔振喜通过对责任区的深入走访,感触颇深:“督学要发挥引领作用,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理清思路,在做好‘督’的同时,更要做好‘导’。‘导’就是指导、引导。要起到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才能切实达到郑州市教育督导‘三三二’模式的要求。”郑州七中>郑州七中校长王保军说:“自督导深入校园后,郑州七中>郑州七中已有6人次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30余人次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

业内人士评价说,郑州市“三三二”督学责任区模式在社会、家长与学校间建立起一种新的交流渠道,成为增强与学校和社会联系,办人民满意学校的高效模式,为郑州教育转型内涵发展提供了监督保障和指导服务。

督学责任区实现全覆盖

在政通路小学校门口的显要位置,挂着标明责任督学的姓名和督学专用手机号码的责任督学标牌。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来学校没有接到孩子,情急之下就给督学马淑红打了电话,她马上帮我与学校安保部门取得了联系。更重要的是,学校新购置一台视频电话,每个学生如果放学回不了家,就通过视频电话告诉家长行踪。”

按照分工,二七区专职责任督学马淑红负责汝河路小学、政通路小学、路寨小学等学校,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没事多转转”,到课堂听课、与家长聊天、与学生谈心。二七区政通路小学校长景松峰谈起对督导工作的感受时说:“督学像风,让人嗅到花的味道;督学像雨,尽情播撒滋润幼苗。”

2009年,郑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下发《关于建立教育督导责任区制度、加强随访督

导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郑州市按区域把全市划分为13个市级督学责任区、15个县级督学责任区和131个校级督学责任区,建立起市、县、校三级督学责任区,实现督学责任区对全市中小学校的覆盖。郑州市教育局局长李陶然>李陶然说:“三级督导责任区网络使督学工作校校有人,区区有点,层层落实,处处督查,形成了有郑州特色的‘三三二’督学责任区工作模式。”

三级督学责任区构建了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的教育督导体系,将“三三二”督学责任区工作模式的触角和工作手臂延伸至全市每所学校,通过责任督学常态化的随访督导,使学校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学有效,落实管理精细。特别是二七区结合教育实际,基于县域督学工作特点,推出“三九模式”。二七区教育督导负责人说:“我们通过全区公开选聘全职督学,脱离原岗履职。并通过官方微信、网站等新媒体手段,集合大数据,使督学责任区工作模式的触角和工作手臂在县区得以延伸。”

督学建设离不开制度保障

李陶然>李陶然介绍:“郑州市责任督学队伍建设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做到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共有专兼职督学843人,其中专职督学162人,兼职督学681人。”

2003年郑州市首聘责任督学以来,三年一届,发展至今。郑州市级责任督学不仅数量大幅增加,结构也有较大变化。第三届市级责任督学全部从在职校级干部、教科研人员和省市级名师中选聘。同时“借脑”发力,聘请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国家教育督导团副总督学郭振有,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原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等31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担任郑州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严格、高位聘请督学,来提升“三三二”工作模式的效能,增添督导工作的技术含量,将郑州市督导工作建立在教育规律和科学技术之上,使督导更理性、更具科技力量。

督学队伍建设离不开制度保障。

2012年,郑州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郑州市督学聘任管理办法(暂行)》,对郑州市责任督学的聘任条件和聘任程序以及日常管理,责任督学随访督导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建立随访督导“速查办”制度、责任督学对口联系、中小学校长轮值督学制度。

建立并不断完善责任督学学习、培训、奖惩等系列制度;建立责任督学责权统一的机制;建立督学责任区月例会、月汇报机制;建立学校随访督导工作档案。

加强经费保障机制。《郑州市督学聘任管理办法(暂行)》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督学开展督导工作所需经费,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统一安排”。郑州市将教育督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从制度上保障了督导工作有效开展。2013年投入市级责任督学专项工作经费30余万元,2014年增至55万元,包括市级责任督学的基本待遇、交通条件、学习培训以及考核奖励等。

同时,通过开设督学责任区网上投诉平台和网络举报邮箱,公示市、县(区)教育热线电话,多渠道畅通社会诉求,增强了责任督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刘东>刘东说:“根据新的《教育督导条例》要求,郑州市将加快推进教育督导工作内容上的重要转变:从督政为主转变为督政和督学并重;从侧重评估办学的硬件水平转变为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从对基础教育的单一督导转变为对各级各类学校和各类教育机构的全面督导,初步建成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相适应的,与教育决策、执行相协调的,有郑州特色的现代教育督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