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玉华在制定“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4-12-17 16:25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在制定“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省教育厅副厅长 刁玉华
(2014年12月16日)  

同志们:
  今天,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共同召开全省制定“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十分重要,并且时间很紧,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三部委关于编制2014-2018年“全面改薄”五年项目规划的要求,安排部署我省下步工作。同时,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意见》(豫政[2014]78号),就各地如何做好制定“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组织实施好新建改扩建小学、初中,进行安排。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切实做好“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的重要意义
  今年9月,省政府在濮阳市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会,徐济超副省长到会并讲话,就抓好“全面改薄”和解决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不足工作提出了要求。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领导就各自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各省辖市政府通过召开不同形式的会议贯彻落实,有序组织推进。
  1.从“全面改薄”工作来讲,前期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摸底排查工作。为做好“全面改薄”实施方案制定工作,省教育、发改、财政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教基一〔2014〕355号),并召开“全面改薄”摸底调查工作培训会,指导各地做好办学条件摸底排查及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53个贫困县迅速成立工作机构,抽调得力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分片包乡(镇),深入到每一所学校,对照标准,排查各个学校办学条件的现状和缺口情况,立账建册,为“全面改薄”工作的实施打下基础。二是科学制订规划方案。各地在调查摸底、分析测算的基础上,制定了2014-2018年“全面改薄”需求规划,省教育厅会同发改委、财政厅组织人员,对各县上报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审查,并逐县反馈了审查意见。之后,根据国家三部委的安排,我省又印发了《关于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教基一[2014]118号),要求各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满足基本办学需要为目标,按国家基本办学条件底线20条的要求,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并测算经费需求,形成各省辖市和县(市、区)“全面改薄”需求规划方案。
  2.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工作。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中小学建设滞后于城镇发展,带来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进而出现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进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今年初,省教育厅对部分省辖市城区、县镇的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情况进行调研,认真测算全省城镇义务教育资源的缺口,并就如何解决提出了工作方案。9月份,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解决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政策措施,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意见》,要求在全省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到2018年全省城镇小学、初中消除超大班、大班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减少60%以上。
  “全面改薄”和解决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不足这两项工作,都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全面改薄”是党中央、国务院聚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所做出的重大决策,五年中央投入1750亿元,是本届政府的重要标志性工程之一,是义务教育补短板、保基本的迫切需要。实施扩充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的重要举措,是省政府确定的重要民生工程。从2015年起,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要列入省政府十项重点民生工程,纳入对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的年度考核目标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这两项工作对改善我省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推进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将是今后五年我省义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规划设计,起好步,把基础工作做扎实,牢牢抓住这个难得历史机遇,使全省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一个档次,上升一个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二、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扎实做好“全面改薄”项目“收口”规划
  按照国家要求,到2018年,“全面改薄”一是“补短板”,二是推进“标准化”建设。对于贫困地区的所有学校以及其他地区的薄弱学校来说,主要任务是“补短板”,要把全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作为今后几年最紧要的任务,盯紧抓牢,全省所有学校都必须达到20条底线基本要求;对于经济条件好、教育基础好的市县来说,主要任务是上水平,要按照我省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逐校逐项目抓,达到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总之,各地都有任务,都要把规划编制好,把项目实施好。
  第一,突出重点,制定五年“收口”规划。今年5月份开始,各地在逐县逐校全面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克服时间紧、任务量大等困难,制定了规划方案。但从目前来看,各地上报的规划方案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学校上报的项目县里没有审核把关,存在标准不一、资金需求量大等问题,只能算是一个需求计划。按照国家的要求,我们现在要编制一个可操作、可落实、可检查的“收口”项目规划。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摸底排查。把每所学校的现状、任务和资金需求进行核实,做到规划科学、可行,原先上报的规划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调整。同时,要结合当地城镇化发展规划、人口出生率、人口流动等各方面因素,科学预测每一所学校的发展规模,确定薄弱学校范围,确定实施项目,编制全面改薄“收口”规划。二是要聚焦薄弱学校。要充分体现“雪中送炭”,准确识别薄弱学校,将教学、生活设施条件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纳入实施范围。凡纳入项目规划的学校,必须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中长期保留的学校。不搞“锦上添花”,不得将资金向少数优质学校集中,打造“豪华校”、“重点校”;不得将地级市以上城市主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纳入中央资金支持范围。三是要确保满足基本教学和生活需要。各地的项目规划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立足于20条底线要求,在前期逐县、逐校摸底基础上,找到缺口、查清问题,“一校一策”确定工作任务。把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优先建设、购置教学和学生生活最急需的基本设施和设备,解决办学条件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满足基本教学和生活需要。为了使各地更好地掌握国家20条底线要求的具体标准,省里对20条底线进行了细化,便于操作。省里三厅局刚刚下发了《转发全国改薄办关于编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的通知》(教基一[2014]1010号),对制定“收口”规划提出了具体安排和要求,各县(市、区)必须抓紧制定规划,并经县级政府审定通过后上报。这是国家要求的规定动作,也是各地争取县级政府的应有之举,必须按程序落实。
  第二,加大投入,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全面改薄”工作是建国以来教育系统投入资金量最大的项目之一,也是覆盖面最宽的项目,仅靠中央资金不行,省、市、县必须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力度,才能如期实现目标。一是县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全面改薄”工作的投入力度。中央和省里的资金将重点支持53个贫困县,同时兼顾其他县(市、区)。对于中央和省补助资金少的县(市、区),主要依靠县级财力使本地小学、初中达到20条底线要求。从2015年起,中央和省级“全面改薄”补助资金将有一部分依据省辖市、县财政的投入情况和项目实施绩效指标进行奖补。近期,2014年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资金将下达各地,各地要加大市、县财政资金投入比例。二是统筹好各块经费。要积极统筹这次中央和省全面改薄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资金和项目,一并纳入规划,形成合力。避免重复交叉或支持缺位。在制定规划时,各县(市、区)可按省里拨付2014年“全面改薄”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的5倍,估算2014—2018年中央和省支持的资金总额。安排具体项目时,中央和地方资金原则上不支持同一项目,中央资金不得用于新建初中。到2018年底,凡列入规划的项目必须全部完成。对市、县投入资金安排的项目规划,也必须落实到位,一并纳入“收口”规划的检查考核。
  三、因地制宜,认真测算,科学制定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
  省政府印发《关于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意见》,对新建改扩建小学、初中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认真制定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的五年规划(2014-2018年)。
  1.认真测算各县(市、区)所需学位。从全省各地教育统计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县(市、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都存在大班额现象,即使平均班额不大,也存在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一些热点学校也有大班额。因此,各地必须认真测算,分析2014-2018年需新增加的学位。一是到2018年,全部消除本地小学、初中超大班(66人及以上的班)并减少到标准班额,需新增的学位;二是使本地小学初中大班(56至65人的班)比2013年减少60%,需新增的学位;三是解决城镇化带来的新增人口所需新增学位。测算各地城镇化率提高所增加的人口数,各地已制定城镇化规划地按各自规划计算;如无规划的,按照省政府城镇化要求,2014-2017年按每年增加2%计算,2018年可按增加1%计算。新增义务教育学生数按照城镇新增人口数的20%推算,其中小学、初中学位数按2:1的比例推算。教育部门要积极主动同有关部门沟通,认真科学测算,决不能凭空设想和任意增减所需学位。
  2.合理确定本地需新建改扩建小学、初中学校数量。根据各县(市、区)所需学位,原则上按新建城镇小学24班规模规划,新建城镇初中按30班规模规划,推算到2018年所需要的新建小学、初中学校数量。改扩建学校增加的学位,要实事求是,能容纳多少学生就增加多少学位。如通过改扩建小学、初中无法增加学位,要靠新建小学、初中来增加所需学位。消除现有大班额需新增加的学位,新建初中小学增加的学位不得低于50%。由于城镇化增加的学生数,主要靠新建小学、初中来解决。新建小学、初中的规模原则上不超过2000人。
  3.科学制定本地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准确把握规划实施的范围。五年规划实施的范围:全省省辖市的区、县城城区、镇政府所在地。各地要根据坚持标准、扩充资源、突出重点、提高效益、因地制宜、解决急需的编制要求,按照所需学位和新建改扩建学校数量,统筹制定省辖市、县(市)区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和分年度计划。个别省辖市区,区级政府不负责初中建设和管理的,省辖市要承担新建、改扩建初中的任务。2014年的年度建设计划,可把今年已规划并已施工的新建改扩建学校列入计划之中。列入2015年度建设计划的项目,必须具备开工条件。同时,要把新建改扩建的任务主要安排在2015-2017年度中,避免收尾年度工程量过大,造成完成任务困难。
  4.落实好项目资金。省政府文件已明确对新建改扩建小学、初中的政策措施。各省辖市、县(市、区)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新建改扩建小学、初中作为公共投资的重点,加大基本建设投入。教育部门要积极主动会同发改、财政部门制定五年和年度新建改扩建小学、初中建设投资计划。同时,要拓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市、县要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大力支持城镇小学、初中建设,不得截留、挪用。认真落实城市建设税收入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城市学校建设的政策;从土地出让收益金中计提10%的教育资金要全部用于教育,统筹用于城镇小学、初中建设。鼓励和吸收社会资金投资教育。协调有关部门按照规定减免小学、初中建设的相关费用。新建改扩建小学、初中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当地政府,决不能抱着等、靠、要的思想。省里根据各地完成年度新建改扩建小学、初中目标任务情况进行奖补。
  5.严格上报程序。省政府要求,县(市、区)政府要结合实际,认真测算,制定到2018年每年新建和改扩建小学、初中的规划和目标,需经省辖市政府审核后报省政府备案。为了做好规划,省教育厅刚刚下发了《关于制定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的通知》,各地要按照规定的内容和程序逐级上报。各省辖市和直管县(市)政府于2015年1月10日前将本地专项报告报省政府备案。经审核,不认真测算,不实事求是做规划的,将予以通报,并要修订,重新上报。对教育部门来说,如错过发展机遇,不能如期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我们将负有历史责任。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今年是“全面改薄”和落实省政府解决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不足的开局之年,现在已经到了年底,时间紧,任务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把这两项工作作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一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要注重把“全面改薄”五年规划与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相衔接。“全面改薄”规划中含有城镇新建、改扩建小学、初中任务,此次编制的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也会含有“全面改薄”的学校。各地要注意做好这两个五年规划的衔接,如有学校项目重叠,重叠的项目可使用“全面改薄”的资金。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编制两个规划。一是“全面改薄”要编制一个可操作、可落实、可检查的“收口”规划。二是扩充城镇义务教育五年规划是一个五年实际需要的建设规划,要落实到具体的每一所新建和改扩建学校。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认真落实“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五年计划是各级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财政、发改等部门尽快拿出实施方案,要向当地政府认真汇报,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并完善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组织领导和目标管理机制。省政府已经成立由省政府副秘书长景照辉任组长,省教育、发改、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编办、扶贫等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河南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协调小组,教育厅分管厅长任办公室主任,教育、发改、财政部门处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在教育厅内部成立了由厅领导任组长,人事、发规、财务、基教、师范、体卫艺等处室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全面改薄”和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问题工作领导小组,抽调6名同志专职工作。各省辖市、县(市、区)政府和教育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或协调组织,明确负责科室和专职人员,把政府工作小组、办公室及教育局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到县级。形成省、市、县三级责任体系,学校由校长负责制。通过牵头机构的组建,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规程,细化工作程序,实行高效、有力的领导和指挥体系。
  三是加强项目管理。项目建设和设备采购要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阳光操作,要防止违纪违法、暗箱操作。要注意施工安全。在校舍建设期间,要制定详细的教学区与施工区隔离等安全施工方案,督促相关单位认真做好施工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绝对安全。要注重质量。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各县(市、区)要形成一个项目“本子”,这个“本子”要到每个县、每个学校、每个项目,确保项目建设、设备采购和资金使用情况可检查、可监控、可考核。在项目实施环节,各县(市、区)要创造条件,在教育局的门户网站上设立专栏,进行信息公开,以方便教师、家长和社会监督,让这项工作经得起考验。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定期督导检查制度,定期对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招标采购情况等进行检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的监督,形成公正、合理、高效的监管机制,保障工作进度和成效。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制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从制度上、组织上、经费上全面加强保障,增强防范和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为做好宣传舆论工作,省里将联合省内媒体,加强对这两项工作的宣传报道。各省辖市、县(市、区)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氛围。
  同志们,“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是利国利民的重要民生工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要求高。眼下已到年底,各地要尽快把队伍拉起来、操作方案拿出来、制度建起来、规划做出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报送项目规划,确保在启动之年拿出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阶段性成果,为这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