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所高校论道如何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

2013-06-24 10:06 【浏览字号: 来源:教育厅新闻办

高等学校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已经走向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引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服务中原经济区,助推河南经济腾飞,6月21日下午,省教育厅邀请全省33所高校,就“高等学校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主题进行了座谈。省教育厅厅长朱清孟、省财政厅副厅长梁太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座谈会由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主持,
  
  座谈会上,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13所高校,在简要汇报了学校开展协同创新工作情况后,紧紧围绕高等学校如何更好地服务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省教育厅如何更好地为高校服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在座谈会上认为,高校如果不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不要说发展,就连生存也会出现困难。他认为,目前“2011计划”的实施机制创新是最大的瓶颈。他建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继续加大力度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争取第二批评审中河南高校能再次榜上有名;建议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支持和推进校企合作,建立相关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作为全国首批14个“2011计划”高校之一,河南农业大学已成为我省其他高校学习的榜样。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琼在发言中说,能够入围国家“2011计划”,最重要的是得益于河南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现有国家体制机制情况下,究竟怎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真正地协同起来,是最为关键的。
  
  高校代表发言后,訾新建对全省协同创新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说,今年3月,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组织部分专家对13家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了调研,总体来讲领导重视、进展顺利,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尤其是河南农业大学申请的国家级协同创新获得首批支持,为我省高校争得了荣誉,提供了典范。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重视中心的立项培育,忽视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注重“三位一体”的形式宣传,忽视了“三位一体”的具体运作;重视中心的具体运作,忽视了其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注重校内与校外的协同,忽视了校内协同这个基础。他希望各高校在今后的协同创新中把握好评价的标准、需求导向、体制机制改革的操作性、怎么协同创新以及创新性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
  
  梁太祥代表省财政厅通报了近3年全省各级财政教育支出情况,强调省财政对协同创新计划的支持不会沿用过去那种分资金的传统模式,而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创新,资金分配要与改革创新的力度、工作的认真程度挂钩。所以,他请各高校转变观念,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改革创新上,以赢得认可和支持。
  
  朱清孟在座谈会谈了省教育厅召开此次会议的背景、参加会议的感受,并重点强调,要加强此次会议成果的运用。他说,省教育厅将对各高校提出的各种意见进行整理,需要厅里出面协调的工作,将尽快采取行动,如高校编制问题,将尽快同省编办协调,以使我们河南的教育能够更多地得到社会的认同与肯定,从而得到社会尊重、得到更多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为教育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杨晓谜 马晓平 供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