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方案(试行)》精神,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力度,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并达到省定标准,4月16-24日,南阳市教育局组成三个督导评估组深入内乡、宛城、卧龙三县区的各个乡镇,对91所中小学校(其中29所初中、62所小学)的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进行了督导评估。三个县区在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科学布局调整,整合资源,推进学校建设。内乡县坚持一体化发展战略,先后将9所高中整合为4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将34所初中整合为23所;将329所小学(含83个教学点)整合为126所,其中中心小学76所,完全小学50所,基本实现了“高中城市化、初中乡镇化、小学中心化”目标。积极争取“明德小学”建设项目9个,累计投资1080万元。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采用“以奖代补”的办法,对自筹资金三分之一以上的乡镇和村委,教体局配套剩余资金;每年利用乡、村建设资金均在200万元以上。卧龙区按照“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合理布局”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学前教育集团化、小学中心化、初中乡镇化、高中城市化”,根据“以城带乡、优化资源,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创建50所区域性中心小学,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农村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整合挖潜城区教育资源,完成17小与南阳师院成人教育学院的整合和维修改造工作。市21学校二期初中部建设及标准化操场等附属工程已全部完工。列入2012年城区改扩建项目学校的31中,投资350万元、新建综合楼3500平方米,主体工程施工已近尾声,即将投入使用。卧龙中学土地手续基本办理完毕,进入建设前期准备阶段。宛城区制定出《宛城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统一规划,统筹兼顾,集中财力,分类推进,计划到2015年,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实现整体均衡发展。
二是有序推进图书、仪器、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内乡县设立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专项资金,并从公用经费中每生每期提取5元,作为维护维修专项经费,保证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投入的主渠道。采取“社会捐一点、教师出一点、学校补一点”的办法,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购置电脑5766台,建成多媒体教室372个,校园网57个;全县小学教师平均2人拥有1台电脑,大部分初中达到教师1人1台电脑。与联通公司合作,将全县中小学所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接入互联网,21所城域网项目学校实现了光纤到校。全县大部分初中教室、部分小学教室装备了多媒体设备,实现了“班班通”。卧龙区积极筹资增添设施设备,两年来,义务教育学校新增教学仪器及器材3万多件(套),新增图书60余万册。目前,宛城区、卧龙区中小学仪器设施全部按二类以上标准正在积极配备,图书、仪器、实验等相应处室基本齐全。
三是积极做好教师补进、管理、培训工作。近5年来,内乡县每年补进的新中小学教师均在100人以上,卧龙区共补进教师690名,宛城区共补进教师500名。同时三县区不断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活动,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逐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四是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县区均按照《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南阳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等文件的规定,出台适应本地特点的具体管理规定,以教育教学观摩和教学视导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校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监控力度,推动学校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迈进。这次抽查到的近百所学校,大多数学校校园环境干净整洁,校园文化各具特色,内部管理规范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