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四项措施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
近日,漯河市教育局采取四项有效措施,在全市各类学校扎实做好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有力保障中小学生安全。
一、健全安全制度,落实责任。市、县(区)教育局与所属中小学、幼儿园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各学校以落实责任为核心,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健全安全领导组织、建立校内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安全网格化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明确责任,强化责任,每位班主任、任课教师都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全员抓安全,教育局不定时对安全教育工作进行督查。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意识。学校集中召开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会议,召开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同时,利用电视台、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校报、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防溺水安全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让每个中小学生都充分认识到预防溺水事关生命安全的严重性。教育学生发生溺水事件,不可盲目施救,应在周围大声呼救,让大人帮助救援,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认真落实每星期五下午放学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各班以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教育为主,坚决杜绝学生溺水身亡事故的发生。学校加强重点时段的监管,特别是学生午休、课间、体育课、课外活动、上放学路上等时段,实行无缝隙管理,防止学生在校期间或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擅自离开学校到危险水域逗留、玩耍、游泳、戏水等。
三、加强家校联系,共同监督。学校与每个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印发《预防溺水教育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组织召开家长会,动员全体家长参与学生防溺水安全工作中。教师通过家访、电话、短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管责任意识。学校成立以居住地为单位的学生安全自护小组,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同时成立教师巡逻及家长巡逻监督小组,及时在关键时段到指定水域进行巡逻。
四、建立联防机制,齐抓共管。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协调当地公安、安监、建设、水利等部门排查学生上下学路边水域安全隐患,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加强重点水域的安全巡查与监管。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在校园周边及危险水域悬挂防溺水宣传标语横幅,定期进行全面安全监察,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学校及时联系相关部门,立即协调整改。
(漯河市教育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