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项目 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认真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项目 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财政厅
(2012年2月23日)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教育大省,也是一个幼教大省。人民群众对优质、普惠性学前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和期盼。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给河南提供了良好机遇。去年以来,按照国家要求和部署,河南省制定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编制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召开了学前教育工作暨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议,成立了行动计划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特别是去年9月,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之后,河南按照要求,以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快解决“入园难”问题为核心任务,抓住教育部、财政部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的机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制定政策,抓好落实,强力推进各个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11年度,全省充分利用中央财政、省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对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使学前教育发展的力度、速度和规模空前加强。特别是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等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加快了幼儿园建设发展步伐。截止2011年底,全省幼儿园发展到10304所,比上年新增2606所,幼儿园教职工达到15.10万人,比上年增加4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55.5%,一定程度缓解了人民群众“入园难”的问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去年9月,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四大类七个项目的一系列文件下发后,河南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教育厅、财政厅迅速将会议精神和文件印发,要求各地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明确任务。教育厅、财政厅还召开专题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大家吃透弄清教育部、财政部文件要求。分管教育的徐济超副省长主持召开了省长办公会议,听取汇报,研究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和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有关问题。要求教育厅、财政厅等相关厅局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尽心尽责,做好工作。要求各县市全力动员,抓好落实,合力推进学前教育项目的实施。教育厅、财政厅按照省政府领导的要求,及时发出文件,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学前教育工作。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财政部、教育部有关学前教育项目的八个文件,内容丰富,措施过硬,指导性强,含金量高。为认真贯彻好这些文件,实施好项目,加快河南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一是教育厅、财政厅专门组成调研组,深入市县、深入基层,加强调研,摸清情况。二是在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编制规划,建好项目库。在编制规划、建设项目库的过程中,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避免造成新的资源浪费;坚持把学前教育布局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三年行动计划与五年发展规划相衔接;坚持把国家重点支持学前教育项目与我省重点项目相统筹。注意将项目重点倾斜到学前教育资源稀缺的农村、城郊接合部,以及人口急剧增加的新型农村城镇化社区。在规划时,按照城镇每1万人、农村平原地区每3000-6000人建设1所规模适宜的幼儿园,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至少有2所、3万人口以下的乡镇至少有1所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原则,规划项目、合理布点。三是把发展农村幼儿园作为重中之重,把公办幼儿园作为重要突破口。除新建幼儿园外,还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加强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按照总体规划,三年内全省计划利用农村中小学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3619所,改造面积329万平方米,利用农村小学富余校舍增设附属幼儿园6734个。“十二五”期间,全省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增设附属幼儿园、开展巡回指导、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办园等多种方式,将新增123万个幼儿学位,2013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1%,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
三、制定政策,抓好落实。一是对财政部、教育部的各个项目,分门别类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和办法,让各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便于操作。如校舍改建类项目,由各地按照“科学规划,实事求是”的原则,先谋划项目,整理相关数据和材料,省里在对各地项目、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综合平衡后,制定全省规划方案,上报财政部、教育部后实施。去年年底,财政部、教育部学前教育资金下拨河南后,我们又立即制订具体的资金分配办法,连同省财政专项资金,及时下拨各地,并对资金使用和监管提出明确要求。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对综合奖补类和幼儿资助类项目,由各地结合实际,先行实施,省财政根据各地工作情况以奖代补。比如,按照《河南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河南省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省财政设立奖补资金,并统筹中央补助资金,对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和城市集体、企事业办园工作较好的县(市)给予奖励性补助;按照《河南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意见》,各市县要按照在园时间每生每天不低于2元的标准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进行资助,省里根据各市县资助资金发放情况进行奖补。二是抓好项目落实。对校舍改建类项目,各地严格按照布局规划,加快建设,稳步推进。2011年完成改建闲置校舍125万平方米,增设幼儿班11020个,设立巡回支教试点113个。对幼师培训类项目,以“国培计划”实施为契机,省财政拿出3000万元专项配套经费,启动实施“省培计划”,全省共投入1亿多资金,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置换研修等方式,认真组织实施,2011年全省共培训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和保育人员1.8万名。三是调动各地积极性,加大投入力度。各市县政府都制定了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措施和办法,如郑州市三年内财政安排15亿元,新建、改扩建300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市财政按照每班2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经过教育部门审批并通过等级评估的普惠性民办园,市财政分别给予3万至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年满3周岁的在园幼儿每生每年补贴300元。
四、加强督导,定期通报。一是建立了项目双月上报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要求各地每双月上报一次学前教育重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省学前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在全省通报。最近,由省政府督查室牵头,相关部门将组成督查组,对各地工作进展、重大项目和资金落实、安全管理、保教质量等方面进行专项督导检查。今年3月份,省政府还要召开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二是建立表彰奖励机制。通过编发简报、发挥媒体作用等形式,加大对项目实施快、推进力度大、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地方的宣传,树立典型,示范带动。省政府还决定在全省开展学前教育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对完成任务好、成绩突出的县市,由省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总结一年来河南实施学前教育重点项目工作情况,我们感到: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和财政部门密切配合,省、市、县三级联动是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系统设计、资源整合,统筹实施国家、省重大项目与市县三年行动计划,是提高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办法;硬件与软件一起抓是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数量与质量并重是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保证。
一年来,河南学前教育项目实施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学前教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由于河南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基础条件薄弱,欠账较多,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还非常繁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总抓手,通过实施校舍改建类、综合奖补类、师资培训类等重点项目,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