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创新机制 服务发展 努力开创新乡教育督导工作新局面
又是一年艳阳时,我们迎来了《教育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实施一周年。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结合全市教育督导工作,我们努力创新,不断发掘新经验、新思路、新举措,从而更好地、深入扎实地贯彻落实全教会和《纲要》精神。下面,从几方面简述我市《纲要》宣传贯彻落实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纲要》和全教会精神
《纲要》的颁布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一年来省、市教育规划纲要也相继颁布,描绘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及时召开市、县、区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学习宣讲全教会和《纲要》精神。结合工作实际,一是深入学习,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全教会和《纲要》的内涵实质,在实际督导工作中做到重点突出,把握关键。二是突出督政,进一步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强化对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的督导检查,加大对政府履行职责情况的督导力度,加快创建全国教育强市的步伐,推动教育事业在政府领导下科学发展。三是强化督学,根据新形势,按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把督学重点放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上,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加强自身建设。《纲要》对督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新要求,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督导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理解把握政策法规的水平,提升督政督学的工作能力,以一流的理论素养和优良的综合素质开创教育督导工作新局面。
二、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创新机制,突出特色,努力开创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新局面
认真领会、深入贯彻全教会和《纲要》精神,继续以督政、督学和目标管理“三项奖励”的管理机制为重点,突出区域特色。按照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要求,把督政工作以教育投入和教育管理为主分解成500分,督学工作从督学开展比例和督学结果运用等分解成100分,目标管理从各县(市)区政府教育督导办完成市督导室全年常规任务情况等分解成100分,对各县(市)区年度教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回顾教育督导工作实际,新乡市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初见成效。
(一)县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落实。各县(市、区)政府积极履行领导职责,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实施了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任期内规划和年度目标。获嘉县坚持“抓规范、提质量、树形象”三大工作思路,致力于打造和谐、均衡、公平教育。辉县市政府提出“三年投入三个亿,再创教育新辉煌”的战略目标,通过大投入、大建设、招聘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等方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得到较好落实。
(二)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教育发展。各县(市、区)均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确各职能部门应该履行的教育职责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各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意识明显增强。延津县国土局对教育用地优先报批,严防“高噪音、高污染”用地企业入驻影响教育周边环境,积极为教育发展创造一个安静优美的环境;牧野区多部门联动对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长效综合整治,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新乡县土地局重视教育用地问题,为县一中解决了117亩土地,保证了学校教学用地的建设发展;卫滨区政府将教育职责进行细化分解,对各相关职能部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形成教育发展合力。
(三)县域教育健康协调,各级各类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加强义务教育的同时,各地还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努力实现县域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一是普通高中教育有了重要进展。各县(市)、区普遍重视普通高中建设,不断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积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二是职业教育攻坚力度不断增大。各县(市)、区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各县(市)职业教育中心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面向市场办学,加强骨干特色专业建设,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等措施,在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均有了较大提高。获嘉县有效整合职教资源,成立“职教管理中心”,项目占地178亩,总投入1.16亿元,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可满足3000名在校生的学历教育和5000人的短期培训。获嘉县、长垣县、延津县、辉县市被授予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市)。三是成人教育扎实推进。各地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各部门的教育资源,以成人学校为培训基地,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特别是在科技推广、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效果较为明显。
(四)努力保障教育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2010年各县(市)、区政府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不断采取措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一是2010年12个县(市)、区都做到了财政对教育拨款的“三个增长”;二是教育费附加征收及拨付教育使用的数额均有较大幅度增加;三是2010年各县(市)、区教师工资都按规定标准及时足额进行了拨付, 没有拖欠教师工资现象;四是各县(市)、区财政部门都设立了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帮扶专项资金,没有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现象;五是实行“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后,许多乡(镇)政府仍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多方挖潜,积极筹措,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各县(市)、区政府重视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2010年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了一批中小学校,对部分中小学校的校舍进行了维修改造,购置了图书、仪器和器材。新乡县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4153.88万元,完成建设项目18个,新建校舍14990平方米,同时购置大量图书仪器,为县一中修建标准400米塑胶跑道,有力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辉县市投入上亿元建设“一城三区”学校整体布局规划;封丘县在财力较紧张的情况下由县政府投入180.4万元,对全县37所学校的校舍进行建设和修缮;红旗区先后投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622.8万元,新建校舍总面积6800平方米,有力的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一是各县(市)、区坚持将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和学校标准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使中小学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有了进一步提高。卫滨区、凤泉区、原阳县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不断加大薄弱学校的建设力度,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各县(市)、区在教师编制、队伍建设上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卫辉市、获嘉县、封丘县从县城学校抽调骨干教师到乡镇学校进行支教工作,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七)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各县(市)、区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培训,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是加大了学历提高培训力度。二是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各学校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训活动,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三是继续加大新课程培训的力度,使广大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掌握了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四是积极创造条件补充合格教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2010年新乡县面向社会招聘教师70名,辉县市招聘教师100名,封丘县招聘教师50名,充实到教学一线,形成了教师补充长效机制。
(八)学校管理全面加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各县(市)、区在教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各县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得到较好落实。从校园环境、内部设施到档案资料,基本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同时向科学化、人文化、特色化的方向迈进。获嘉县开展“双评一管”星级学校评选活动,营造良好的“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同时,各县(市)、区以科研为先导,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管理规范、质量较高的特色化学校。
(九)强化常规管理,优化育人环境。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规范办学文件精神,认真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大力遏制违规行为势头的蔓延;二是注重学校周边环境和文化市场的治理工作,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健康的社会环境;三是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多次深入学校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了师生的人身安全。
(十)科学规划,调整布局,学前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一是各县(市)、区政府制定了区域内《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合理进行幼儿园布局调整,投入资金建设乡(镇)公立幼儿园。同时强化幼儿教师培训,加强幼儿园日常管理,开展幼儿安全检查等,幼儿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辉县市制定了“一点、一片、一线、一面”的学前教育布局规划,7个高质量、高标准乡镇公办幼儿园正在实施,被定为全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县(市),获得990万元的发展资金;原阳县因地制宜,多渠道发展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开展幼儿园督导评估,从管理、教学、教研等方面,抓好乡(镇)中心幼儿园,让它们切实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三、紧密围绕全教会和《纲要》精神,针对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导,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加强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督导检查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校检查、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紧密围绕全教会和《纲要》精神,加强统筹协调,针对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了以下专项督导检查: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二是职教攻坚工作情况;三是规范办学情况;四是校园安全督导检查长效机制情况;五是督政问题整改情况;六是各县(市)区督学工作开展情况;七是幼儿园综合性督导评估情况;八是中小学体育工作情况;九是创新中学共青团工作情况;十是学校家庭教育开展情况等。每次督查结束后,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检查结果向全市进行通报,并将通报结果上报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四、为适应《纲要》新要求,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督导评估能力和督导管理水平
(一)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强化理论学习,提高督学的督导评估水平。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是搞好督导工作的关键。为适应《纲要》新要求,我们依据《新乡市教育督导规定》,及时召开督学换届聘任会。目前,全市各级督学已达795人。为使我市的教育督导队伍更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督导工作发展的需要,我们加强了督学培训和考试工作,并积极组织部分市督学外出培训学习,努力建设一支科研型、善督评、专业化的督学队伍。
(二)加强教育督导的宣传工作。为积极宣传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密切关注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热点和难点,我们每月编发一期《新乡教育督导信息》,信息内容涉及国内外、省市及各县(市)区教育督导工作的最新动态,及时发送至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总督学、副总督学、各县(市)区政府、各县(市)区教育督导室、教育局、市属各学校。目前,已编发信息78期,在省教育督导网站刊登量位居全省第一。我市教育督导工作开展六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创新了多种工作模式,为了使这些经验和模式更加系统化,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编印了《教育督导评估手册》,内容涵盖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有关文件以及各种评估指标体系和图书仪器、实验室配备标准,受到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和兄弟地市的高度评价。
(三)加强档案管理和教育督导科研工作。我们高度重视教育督导的档案建设,严格按照要求,将文书档案统一分类装订成册,同时完善电子档案,做到及时归档,科学管理。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教育督导科研工作指导意见》,我们加强了教育督导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立项,目前我市共有二十个教育督导科研课题立项并在稳步实施中。
五、落实《纲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我市教育督导工作实现了新跨越
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和新乡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全教会和《纲要》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进取,使我市教育督导工作实现了新跨越:一是督政工作首次由省派财务专家对我市12个县(市)区政府教育投入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各县(市、区)政府认真地进行了整改。二是我市首次被国家教育督导团定为“关注职业教育”课题实验基地。三是首次申报国家教育督导科研课题,我市的教育督导工作逐步向科研型发展。四是我市在全省率先编印《教育督导评估手册》,受到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和兄弟地市的高度评价,为基层学校的办学提供了法规依据。五是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将我市“三项奖励”管理机制向全省进行推广,信阳、光山等地市来我市学习督导工作经验。六是通过六年来的督政工作,不少县(市)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辉县市加大教育协调力度,推动普、职、成、幼“四个轮子”一起转,注入资金5000万元与河南科技学院联合办学,共同筹建辉县高等技术学院,荣获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红旗区在落实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时态度十分明确,政策方针指到哪就落实到哪。卫滨区为使教育投入落实到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反复努力,多方协调,最终将资金全部落实到位。长垣县公办民办教育发展迅速,2009年长垣县政府积极筹划博大烹饪学校升专成功,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七是教育督导工作首次得到市委书记吴天君和市长李庆贵的批示。吴书记在看到编印的《教育督导评估手册》后批示:“督导工作很有成效,要围绕发展大局继续做好工作”。李市长在看到督政经费欠拨较多时亲自批示:“请杨市长组织,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意见,以市政府文件下发执行,态度要坚决明确,引导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八是新乡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首次获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十万元资金奖励。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教育督导应担负起为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的职责。结合我市教育的发展状况,教育督导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让我们以法律为依据,全面贯彻全教会和《纲要》精神,携起手来,创新机制,突出特色,服务发展,共同开创新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新乡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1年7月18日
联系人:李向东
电话:13700738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