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风暴,掀开武陟教育新篇章
时间: 2009-06-03 09:48 来源:   

    如果不相信焦作市督政给县级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请你看看武陟县这几年的变化吧。

    2005,焦作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督政活动,我刚到武陟教育督导室,一头扎进了迎检工作中,档案不齐,整。档案柜不够,买。全县几百所学校随着我们督导室而忙,我们每天不仅要完成督导室的各项工作,还要马不停蹄地下乡检查。到各校一看,所有检查人的心都凉了半截。许多学校离督导标准相差甚远,百分之七八十的学校各室不齐,百分之六七十的学校档案不规范,甚至连像样的档案柜都没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学校基本上没有一样符合督导标准。有极个别学校,教师少,质量差,留不住学生,有的班里只有5名学生,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合成复式班。面对此情此景,教育局局长立即召开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严肃提出要求:学校实验仪器、体卫艺器材、图书室必须按要求装备,各室必须建起来,档案必须规范管理。如果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找教育局长,如果哪位校长嫌麻烦,不行动,那就请你自动请辞。校长们遵照上级指示,对照标准逐项落实。有时晚上加班到深夜,为购买器材,有的校长把工资都垫进去了。那一年缺口太大,我县名次排在全市最后。局长心痛,校长心痛,教师心痛,我们督导室更心痛。

    2006,我们痛定思痛,决心在反思中整改,在耻辱中奋起。县政府、教育局、督导室提前掀起督导风暴。首先大刀阔斧进行合校并点,全县70多所中学合并成29所,优化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质量,全县227余所小学合并成169所,步子之大前所未有。合并过后,要求各个学校对照标准,建起相应的各室,购买急需的仪器和器材。那一年全面彻底消除了D级危房,并投入267.4万元,对25所薄弱学校校舍、食宿、运动场地进行了扩建改造。对25所中小学进行了维修改造。那一年投入上千万,学校各方面变化都是翻天覆地。

那一年,我县在市督政评比中名列第四,前进了两名。

    2007,我县政府领导和教育局及相关单位领导召开会议,会议上领导们坚决表示:为了我们的教育事业,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次要更上一层楼,谁不狠抓,谁抓不出成效,谁就挪位!

    那一年,县政府划拨了160亩土地,投资1000万元为我县的焦作护理学校建起新校区。

    那一年,县政府完成投资7000万元开工建设了县一中新校区,并于08年秋投入使用。

    那一年,计划投资1.7亿元,完成投资4000万元,征地333.739亩,建设县职业教育与就业培训中心。

    那一年,安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75万元,拨付课桌凳维修资金58.14万元;投资366万元为150所学校配备了教学仪器;筹资288万元为15所中学、30所小学配备了13万册图书;拨付中小学校舍改造资金627.7万元。

    那一年对照标准不但符合要求,有的地方还超过了标准。

    我再次下乡时,看到了一所所崭新的学校。

    那一年武陟县走进了全市前列,名列六县第二。

    2008,督政过后,教育局长、督导室主任雄心勃勃,要在武陟教育这块田地里纵横驰骋,挥洒才气,他们和同事们和全县的教育战线上的战友们,虽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有一股顽强执著的理想追求,决心在新时期里将一个个崛起与腾飞的现代化学校奉献给人民。

    在学校的硬件、软件建设都达标以后,在一座座新教学楼拔地而起以后,他们开始伸出两只手,一手抓教育质量,一手抓校园文化建设,从教师素质到教学能力,从课堂教学到教学方法,从学生学法到教学效果,抓典型,以点带面。安排80余名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安排教研室全员下乡听课检查。安排两次质检,对初中教学进行两次督导,对高中教学进行两次督导,这些都为提高教育质量典定了基础。

抓校园文化建设时,督导室主任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有一句说的好: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了抓好校园文化建设,2008年11月10日,督导室召开了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号召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并提出具体要求:1、20天内完成校园文化建设规化设计图,交到督导室。2、筹集资金和投入资金上报。3、把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难题上报。4、批准规化设计后,立即投入建设。

    轰轰烈烈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始后,教育局拿出200万对薄弱学校进行了扶持。2009年春节刚过,教育局分了15个组,开始督查校园文化建设进度,并两次发通报,两次召开现场会,使校园文化建设突飞猛进。这次校园文化建设共投资约900余万元,建起别具特色的雕像37座,花带328个,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720多个,墙体文化102面,花园36个,八角亭10个,景观石19个,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等等。如今,校园内鸟语花香,绿草茵茵,文化氛围浓厚。在这花园式学校里,师生的品味、气质、学识都随之提高。

    作为一名亲身经历了焦作教育督政风暴的基层干部,回顾几年来督导历程,我感慨万千!如果没有督政,各级政府会投入力度这么大吗?如果没有督政学校建设会这么突飞猛进吗?如果没有督政,我们农村孩子会有那么好的学习环境吗?我们的工资会一步步提升吗?如果,如果,说不完的如果。

我只知道,督政后,教育上的钱,任何单位不能挪一分,全部用于教育事业,我只知道,督政后,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用优质教育资源,我只知道大班额逐渐消失,我只知道进城务工子女的孩子费用全免。等等,我说的都是小事,还有许多我说不上来呢。

    这是一个基层督导工作人员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