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
二 级 指 标 |
分
值 |
评 分 标 准 |
自评
得分 |
他评
得分 |
负误差
扣分 |
备注 |
一、
领
导
职
责
45
分 |
1.确立科教兴县(市、区)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制定县域内教育改革与发展任期内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实施。定期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教育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 |
15 |
本项分三部分,各部分分别占6、6、3分:
①有科学、合理的任期内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6分,否则酌情扣分。
②教育改革与发展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得力,并付诸实施6分,否则酌情扣分。
③定期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教育工作3分,否则0分。 |
|
|
|
|
2.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简称“新机制”)。 |
15 |
本项分三部分,每部分各占5分:
①按要求落实对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的管理5分,否则0分。
②按要求落实“新机制”的“两免一补”、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教师工资等项教育经费投入5分,否则0分。
③按要求落实对乡(镇)政府有关教育工作和中小学进行督导评估5分,否则酌情扣分。 |
|
|
|
|
3.制定保证县域内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县级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 |
15 |
本项分三部分,每部分各占5分:
①发展各类教育的政策措施科学合理5分,否则酌情扣分。
②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5分,否则酌情扣分。
③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认真、奖惩落实5分,否则酌情扣分。 |
|
|
|
|
二、
教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103分 |
4.每个乡镇都应建有一所中心幼儿园,并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
10 |
本项分两部分,每部分分别占7、3分:
①乡镇中心幼儿园都达到省定建设的基本标准7分。有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达不到省定建设基本标准扣1分,直至扣完7分为止。
②乡镇中心幼儿园都能对村办幼儿园起到示范辐射作用3分,否则酌情扣分。 |
|
|
|
|
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5%以上,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 |
25 |
本项分四部分,各部分分别占4、6、5、10分:
①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各县(市、区)均要达到100%。每少0.1个百分点扣0.5分,直至扣完4分为止。
②小学年辍学率:一类县(市、区)控制在0.5%以下,二类县(市、区)控制在0.7%以下,三类县(市、区)控制在1%以下。每超过0.1个百分点扣2分,直至扣完6分为止。
③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各县(市、区)均要达到95%以上。每少0.3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5分为止。
④初中年辍学率:一类县(市、区)控制在1%以下,二类县(市、区)控制在2%以下,三类县(市、区)控制在3%以下。每超过0.1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10分为止。 |
|
|
|
|
6.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80%以上(含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 |
5 |
三类残疾(视力、听力和智力)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要达到80%。每少1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5分为止。 |
|
|
|
|
7.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规定要求。 |
10 |
一类县(市、区)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二类县(市、区)毛入学率达到70%以上,三类县(市、区)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并逐年有所提高。
每少1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10分为止。 |
|
|
|
|
8.重点建设1--2所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教育中心);完成上级下达的职业教育年度招生和培训任务,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或教师培训机构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 |
25 |
本项分五部分,每部分各占5分:
①建设1-2所条件比较完善的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教育中心)得5分,否则0分。
②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学校或国家级重点学校且能不断加强、完善的5分,否则0分。
③完成上级下达的职业教育招生和培训任务5分,否则酌情扣分。
④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5分,60%以上、低于90%3分,低于60%0分。
⑤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或教师培训机构达到示范性建设标准得5分,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得3分,否则0分。 |
|
|
|
|
9.在本届任期内,乡镇成人学校建设达到标准要求,完成上级下达的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 |
20 |
本项分两部分,每部分各占10分:
①每个乡镇都建有一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其中符合四独立条件(编制、校园、办学、经费四独立)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一类县(市、区)占60%以上,二类县(市、区)占40%以上,三类县(市、区)占30%以上。一般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每少一所扣1分,符合四独立条件的乡校每少一所扣2分,直至扣完10分为止。
②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全部完成10分。每少完成3个百分点扣1分,完成70%以下的0分。 |
|
|
|
|
10.鼓励发展民办教育。 |
8 |
制定有支持、规范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措施,民办学校发展健康、效果显著8分,否则酌情扣分。 |
|
|
|
|
三、
经
费
投
入
与
管
理
110分 |
11.按《教育法》规定,教育经费达到“三个增长”。 |
30 |
本项分五部分,各部分分别占7、6、7、5、5分:
①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7分,否则0分。
②初中、小学年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6分。初中、小学有一部分未做到逐年增长扣3分,直至扣完6分为止。
③初中、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标准,且足额拨付到学校使用7分,初中、小学有一部分未做到年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标准,且足额拨付到学校使用扣3.5分,直至扣完7分为止。
④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做到逐年增长5分。初中、小学有一部分未做到逐年增长扣2.5分,直至扣完5分为止。
⑤高中(含职高)年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为5分,否则0分。 |
|
|
|
|
12.能够按时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并按规定用途全额拨付教育部门使用。 |
15 |
本项分三部分,各部分分别占5、7、3分:
①城市教育费附加做到足额征收5分,否则0分。
②实际征收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及时、全额拨付教育部门使用,并使用合理7分,否则0分。
③实际征收的城市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3分,否则按实际数与应拨数的比例得分。 |
|
|
|
|
13.教师工资全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国家现行的工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并做到逐年增长,教师津补贴发放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 |
15 |
本项分三部分,每部分各占5分:
①按国家现行工资标准做到城乡统一标准发放5分,否则0分。
②按国家现行的工资标准做到按时、足额发放5分,否则0分。
③教师津补贴发放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5分,否则0分。 |
|
|
|
|
14. 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设立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帮扶专项资金。 |
10 |
本项分两部分,各部分分别占7、3分:
①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7分,否则酌情扣分。其中“一补”落实不到位的扣3分。
②设立专项资金并能有效帮助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就学3分,否则0分。 |
|
|
|
|
15. 学校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学杂费上缴财政专户。财政部门在收到学校的用款计划后10个工作日内按计划拨付给学校,确保学杂费全部用于学校的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课本资料费等正常开支;学校规费(学费、杂费等)收入,无平调、截留、挤占、挪用现象。 |
20 |
本项分两部分,每部分各占10分:
①学校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学杂费上缴财政专户。财政部门在收到学校的用款计划后10个工作日内按计划拨付给学校,确保学杂费全部用于学校的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课本资料费等正常开支10分,否则酌情扣分。
②学校规费(学费、杂费等)收入无平调、截留、挤占、挪用现象10分,否则0分。 |
|
|
|
|
16.建立化解义务教育债务的有效机制,学校债务纳入政府消赤减债整体规划,并付诸实施;未发生因债权单位和个人追索债务而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事件;学校不再出现新的义务教育债务。 |
20 |
本项分三部分,各部分分别占10、5、5分:
①义务教育债务纳入政府消赤减债整体规划,并付诸实施,债务清偿完毕10分。未清偿完毕的,按任期内清偿比例得分。
②未发生因债权单位和个人追索债务而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事件5分,否则0分。
③学校不再出现新的义务教育债务5分,否则0分。 |
|
|
|
|
四、
办
学
条
件
130分 |
17.高中、初中、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和生均占地面积达标。 |
20 |
本项分三部分,各部分分别占6、7、7分:
①普通高中生均建筑面积达到规定标准3分,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规定标准3分,否则酌情扣分。
②初中生均建筑面积均达到4.8m2以上,得4分,每低于标准0.1m2,扣1分,生均低于4.5m2为0分。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规定标准3分,否则酌情扣分。
③小学生均建筑面积均达到3.5m2以上,得4分,每低于标准0.1m2,扣1分,生均低于3.3m2为0分。生均占地面积达到规定标准3分,否则酌情扣分。 |
|
|
|
|
18.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和学生食宿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初中住校生生均居住面积达到人均1.8m2以上,食堂达到改造标准,农村初中配备有标准卫生保健室。 |
15 |
本项分三部分,各部分分别占6、6、3分:
①生均居住面积达到1.8m2以上得6分。每少0.1m2,扣1分,低于1.3m2为0分。
②所有初中食堂改造达标6分,未全部达标按比例得分。
③农村初中一般都有标准卫生保健室3分,未全部配备按比例得分。 |
|
|
|
|
19.中小学校班额合理。 |
10 |
高中、初中、小学班额有超过60人者扣1分;有超过70人者扣5分;有超过80人者0分。 |
|
|
|
|
20.建立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和校舍定期勘察鉴定工作制度,危房改造实行领导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及时消除D级危房。 |
20 |
本项分三部分,各部分分别占5、5、10分:
①建立校舍维修长效机制和校舍定期勘察鉴定工作制度,危房情况统计及时,等级清楚5分,否则0分。
②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且认真落实5分,否则0分。
③D级危房全部消除,B、C级危房及时维修10分。B、C级危房维修不及时扣5分;发现存在D级危房未拆除的0分。 |
|
|
|
|
21.农村初中、小学基本达到省定运动场地标准;政府有关部门和乡村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提供适量土地作为学校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场所。 |
15 |
本项分两部分,各部分分别占8、7分:
①全县(市、区)85%以上学校达到省定运动场地标准8分;否则每少1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8分为止。
②100%的农村中小学校都有劳动实践和勤工俭学场所得7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2分,直至扣完7分为止。 |
|
|
|
|
22.农村初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设施,体音美、电教、劳动器材,图书资料等达到“普九”巩固提高标准并不断提高。 |
35 |
按照操作表计算综合得分。 |
|
|
|
|
23.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及设备;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设施、设备;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
15 |
按照所有农村初中、小学、小学教学点数的配齐率得分:
一、二、三类县(市、区)配齐率分别达到95%、90%、85%,得15分。
农村初中、小学、小学教学点数的配齐率每低于标准0.5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15分为止。 |
|
|
|
|
五、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42
分 |
24.按编制为中小学校配备合格教师,按规定实行全员聘用制。 |
15 |
本项分两部分,各部分分别占8、7分:
①按编制配备合格教师8分。存在有编不补现象超一年的扣4分,超三年的本部分0分。
②按规定实行全员聘用制7分,否则0分。 |
|
|
|
|
25.建立并落实校长、教师统一调配、使用和管理制度;圆满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各项目标任务;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及高学历比例不断提高;民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纳入统一管理。 |
27 |
本项分五部分,分别占5、5、5、9、3分:
①落实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5分,否则0分。
②落实高中、完中校长由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干部管理权限任用,其他中小学校校长由教育行政部门选拔任用并归口管理等项制度5分,否则0分。
③圆满完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各项目标任务5分,否则0分。
④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及高学历比例逐年提高,提高幅度高于全省上年平均水平9分,每类学校各占3分(合格率占2分,高学历占1分),否则酌情扣分。
⑤民办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纳入统一管理3分,否则0分。 |
|
|
|
|
六、
教
育
管
理
70
分 |
26.坚持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接受义务教育。 |
10 |
措施得力、解决得好、效果显著10分,否则酌情扣分。 |
|
|
|
|
27.不断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学校的校园、交通、食品、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措施具体,工作扎实。依法保障学校及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对侵犯师生权益的违法违纪事件处理及时、坚决。 |
15 |
本项分两部分,各部分分别占10、5分:
①学校安全措施具体、工作扎实,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10分。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扣5分;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0分。
②对侵犯学校、师生权益的违法、违纪事件处理及时、坚决的5分,否则0分。 |
|
|
|
|
28.社会对学校和学校对师生无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简称“四乱”)现象。 |
15 |
本项分两部分,各部分分别占8、7分:
①社会对学校无“四乱”现象者8分。出现一例扣4分,直至扣完8分为止。
②学校对师生无“四乱”现象者7分。出现一例扣3.5分,直至扣完7分为止。 |
|
|
|
|
29.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取缔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等营业场所,建好一个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并无偿为学生开放,社区教育资源向学生开放。 |
10 |
本项分三部分,各部分分别占4、4、2分:
①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取缔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等营业场所4分,否则0分。
②建好一个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并无偿为学生开放4分,否则0分。
③社区教育资源向学生开放2分,否则0分。 |
|
|
|
|
30.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加强教育督导工作。 |
20 |
本项分四部分,各部分分别占5、5、6、4分:
①成立政府教育督导机构5分,教育部门内部独立设置的督导机构3分,无机构0分。
②有满足工作需要的专兼职教育督导人员5分,否则酌情扣分。
③工作条件满足需要6分(其中列有满足工作需要专项经费的占3分),否则酌情扣分。
④教育督导机构能够有效落实督政、督学职能,成效显著4分,否则酌情扣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