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访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

2008-08-08 14:42 【浏览字号: 来源:河南日报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河南省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教育必须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身为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对此认识深刻。

    他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形势下,办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办教育,如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把河南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深思的重大问题。

    以人为本办教育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蒋笃运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学生为本,要在落实“德育首位”的同时,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与成长。

    他举例说: “我们一度曾推行中小学生‘减负’,却很快发现‘减’出了新问题: 学校‘减负’,家长却不‘减负’,最后‘减负’变成了‘家政’。于是我们将重点改为调整课程,进行‘课改’,并将其成果与高招要求挂钩,以此来为学生们创造全面发展的空间。”

    “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蒋笃运告诉记者,河南省以农村教师培训为重点,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2004年,全省编制内农村教师工资都能按国家现行标准按时足额发放,多年来困扰各级政府的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另一方面,河南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2004年,全省高校引进博士570名,在河南高校工作的“两院”院士达到31名。同时,通过探索建立教师交流制度,推进教师队伍由城镇向农村、由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由强校向薄弱学校的合理流动。

    促进教育公正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当代社会,谁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蒋笃运表示,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生救助,以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

    “河南省专门召开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将农村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并予以保障。”蒋笃运说,2004年中央和省新增专项教育经费7.2亿元,其中用于农村教育5.2亿元。“这些钱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一系列工程,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蒋笃运告诉记者,据统计,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子女21.6万人,已入学21.45万人,入学率99.3%。其中,入公办中小学19.3万人,占入学总数的90.1%。

    “由于不少农村学生跟家长进城,许多农村学校因生源不足要进行合并,这又带来学生上学路程太远的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建立寄宿制学校。”他透露,去年河南省共为此投入2亿元经费,今年也不会少于这个数目。

    发展教育要服务社会

    “不久前,天津市一个单位到某市招收能熟练操作机床的学生,月薪8000元,结果空手而归。”这件事让蒋笃运深有感触,他认为,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只有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更有生命力和活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扩招造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生自身素质脱节。”蒋笃运说,原来“象牙塔”式的高校办教育模式,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及教学与社会的脱节,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现在,我们要求高校的就业率与其招生计划挂钩,就业率低的高校将限制其招生名额,这就迫使高校广泛调研,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相吻合。”蒋笃运说,去年河南省高校就业率达87.5%,今年将进一步提升。

    蒋笃运还提到了如何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问题。“1999年以来,河南省普通高中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相反中等职业教育出现滑坡,产生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现象,但目前出现了改变这一状况的良好机遇。”他解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前段时间东南沿海出现的“民工荒”,实质上是“技工荒”,河南省正好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