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和谐语言生活包括正确处理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记者]现在有一些省电台包括一些市电台会用一些地方方言来播音,还有一些区域性的学校可能会设置一些地方语言的专业,您认为推广普通话和地方方言的加大学习,有什么冲突?另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逐渐消失,咱们语言工作会不会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加大力度? [16:17]
[王登峰]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敏感的问题。关于电台、电视台里面播放的方言节目,其实国家广电总局最近几年不断地在推出一些新的规范化的要求。比如说,像在广东,在建国初期作为对外宣传的需要,批准他们成立了一些广东话的电台或者频道,到了今天,实际上这方面的工作,好多地方也还在做,这是一个背景。 [16:18]
[王登峰]另外一个,这些年确实方言的广播和电视节目越来越多,一方面广电总局在不断地进行规范,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现在遵守相关规范和按照国家要求去做的情况,可能并不是太好。有些地方可能并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约束。比如说在地方台使用方言进行播音,有严格的要求,新闻类的节目不可以,播报新闻不能用方言播音,另外占的时间,播出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和方言类节目的总数比例也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所以这里面可能就是一个进一步规范的问题。由于现在大家对传统文化,对本地区的文化可能有更多的关注,也是这样一个积极现象的有一点问题的表现。 [16:19]
[王登峰]另外关于方言保护的问题。实际上从国家政策来讲,是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这是一个国策,是国家的利益,或者是国家的意志。从宪法里面规定的,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里面提出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一点是不变的,讲到方言的消亡也好,讲到方言的发展也好,我在这里首先想说明的就是方言的使用,从我们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来讲,并不是消灭方言,而是要把该说普通话的场合必须说普通话,这是规定的,必须要做的。 [16:19]
[王登峰]另外,其实关于方言的发展,我们不可避免的,随着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也随着交通通讯的发达,很多方言可能使用的人越来越少。这在国际上都是一样的,可能将来方言区就会变成相对来讲更加宽泛的一个方言地带的情况。从过去的十里不同音,三里不同音的状况,将来发展成为百里千里不同音的状况。这时方言的差距会拉小。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民族的角度来讲,要去研究和关注,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国家的政策来讲,我们是希望能够在应该讲普通话的地方讲普通话。至于研究方言,把它作为文化现象进行保护,这是没有问题的,和我们现行的语言文字政策也没有冲突。而且我们现在也强调,国家语委要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 [16:19]
[王登峰]和谐语言生活就包括正确处理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我们再重复一遍,在国家规定的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地方,我们应该坚决地执行这样的一个规定。比如说,讲普通话在什么地方,政府公务人员,执行公务的时候必须讲普通话。新闻媒体要用普通话传递信息。我们的公共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要用普通话。 [16:20]
[王登峰]教育领域,教育教学的要说普通话。除了这几个国家法律规定的领域之外,私下里的交流,其他场合的交流,使用什么样的语言,甚至使用外语都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