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6日,王菊梅副省长在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陪同下,冒雨先后深入到南阳、平顶山、许昌三市,就迎接“两基”国检准备工作进行调研。每到一地,王菊梅副省长都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详细了解“两基”迎接国检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并深入部分中小学座谈,亲自查看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教师工作发放、D级危房改造等迎接国检核心指标的落实情况。在听取南阳、平顶山、许昌三市党政主要领导的汇报后,王菊梅副省长对三市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他们克服困难,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做好各项迎国检准备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一一评点,同时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会诊,研究具体解决措施和办法。
王菊梅副省长指出,从调研中发现,南阳等市“两基”迎国检总体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一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些地方《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未完全落实到位,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缺额较大,城市教育费附加未按规定做到足额征收、全额拨付、合理使用。二是教师编制不足,存在有编不补现象,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亟待优化和提高。全省普遍存在教师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和聘用代课教师现象。三是办学条件不足,图书、仪器、器材设备缺额较大。教学仪器和体音美电劳器材配备远低于国检标准要求,图书也不能满足师生阅读需要。四是普及程度不容乐观,控辍保学工作任务仍然艰巨。五是存在侥幸和懈怠心理。要么认为国家督导检查组不会抽到自己;要么认为自己财力有限,再努力也不会有所改观,还不如维持现状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必然影响我省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
王菊梅副省长强调,实现“两基”目标,是省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省人民的承诺,是一项政治任务,能否通过国检,事关河南教育事业发展大局、事关省委省政府的社会公信、事关河南整体形象。现在距离国家检查验收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时间紧,责任大,任务重。各地一定要讲政治,讲大局,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克服困难,完善措施,竭尽全力做好工作。
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细化工作责任。政府主要领导要主动过问迎国检工作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积极协调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统筹工作进度,研究解决全局性问题;各成员单位要落实各自责任,明确目标任务,同时搞好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密切合作。要把涉及本部门的职责分解到相关科(室)及工作人员,做到事事有人管,管者有其责。每项工作都要有详细的计划,倒排工作日程表。要实行“两基”国检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每一项工作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
二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当前各地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动员流生返校,提高普及程度。要抓好小学和初中两个入学率,组织适龄儿童全部进入小学学习,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并做好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要高度重视学生流失问题,严格学籍管理,采取各种办法和手段,动员流失学生返校接受义务教育,切实控制学生辍学。二是依法落实义务教育经费。要认真澄清2003年—2005年三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和支出情况,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解决2004-2006年度经费投入达不到法定增长等突出问题,确保“三个增长”。要按照有关规定足额征收2004年—2006年城市教育附加费,并全额拨付教育使用。做好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工作,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三是切实抓好危房改造。凡发现有D级危房,必须立即予以拆除。同时,各市、县政府要按照省政府规定,对现有的农村中小学B、C级危房和今后新产生的D级危房,及时核查,制定规划,落实资金,加以改造。四是积极解决农村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缺额的县(市、区)都要制定今后三年教师补充计划,并有明确的分年补充措施和办法。要立即行动起来,在国家验收之前,招聘补充一批新教师。空编不补、有编不用的地方,要根据需要及时补充师资缺额;对偏远农村和山区县确需提高教师编制标准的,由各市、县提出申请按照程序报批。五是加快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六是切实做好扫盲工作,加强“两基”资料建设。
三要进一步抓好督促检查。前一段,各地、各部门对“两基”工作迎国检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查和整改,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督促检查上,确保将迎检工作落到实处。根据第一次督导检查的结果,近期省教育督导团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第二次督导检查,要把督查的重点放在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提高上。根据检查情况,省政府对积极行动、工作扎实、成绩显著的地方,将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鼓励;对消极等待、工作不力、进展迟缓的地方,予以通报批评;对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